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苏教版(2019) 沪科版(2020) 浙科版(2019) 北师大版(2019) 沪教版(2019) 人教版 浙科版 北师大版 苏教版
年级
必修1 必修2 选择性必修1 选择性必修2 选择性必修3
更多>>
已完结
高考复习 压轴专练 高分秘籍 冲刺必备
浏览次数:806 更新:2025年04月17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高考复习 难题抢练
浏览次数:557 更新:2025年04月08日
  • 411.下列生物在测量其种群密度时不适合采用样方法的是(  )
    ①车前草
    ②跳蝻
    ③蚜虫
    ④杨树
    ⑤田鼠
    ⑥蚯蚓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3难度:0.9
  • 412.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3引用:6难度:0.7
  • 413.如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艾蒿(株/m2 5 10 6 3 1 1
    白杨(株/100m2 0 1 2 4 8 8
    鼠(只/100m2 0 1 2 4 8 16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414.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基本原理(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8引用:3难度:0.8
  • 41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319引用:10难度:0.7
  • 416.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的生态系统,是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习惯称石质和砾质的荒漠为戈壁,沙质的荒漠为沙漠。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受
     
    这种非生物因素的限制作用,荒漠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由于食物网过于简单,荒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同等强度干扰下,其恢复的速度比草原生态系统
     

    (2)一些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是由于人工过度砍伐,过度放牧,与原群落相比,输入荒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当减少放牧量,加强植草等措施实施后,群落又得到较快的恢复,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
     
    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在我国,东部湿润地区随处可见
     
    ;在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大片的
     
    ;再到西部的干旱区,则出现荒漠群落。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
     
    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417.为了确定某水域中鱼的养殖量,研究人员经过相关研究,得出了如下图甲所示的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和如图乙所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0引用:4难度:0.6
  • 418.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时期 碳吸收量(kgC•a-1 碳释放量(kgC•a-1
    A 1.20×1014 1.20×1014
    B 1.20×1014 1.26×101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8引用:5难度:0.5
  • 419.图中物种Ⅰ表示捕食者,物种Ⅱ表示被捕食者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9引用:3难度:0.7
  • 420.图1、图2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2引用:9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