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7/3 8:0:9
一、任务一(25分)
-
1.根据要求,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山川风物 古诗文名句 泰山 ① 三峡 自非亭午夜分,② 西湖 ③ 琅琊山 野芳发而幽香,④ 典故寓意 古诗文名句 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⑥ 怀才不遇 ⑦ 战况激烈 马作的卢飞快,⑧ 物是人非 怀旧空吟闻笛赋,⑨ ⑩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了“世界读书日阅读晚会”,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深入开展及“书香① (lù)岛”建设。
晚会通过诵读经典、文艺表演、嘉宾讲述等( )的形式, 展示厦门城市文脉的发展进程与城市人文温度,带领观众追寻书香记忆、汲② 取阅读力量,( )文化精神;用艺术的方式引导观众在诵读中走进经典,在亲近中感受阅读力量。在为观众奉献一台高品味的晚会的同时,进一步甲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丰富多彩 感悟 B.丰富多彩 感染 C.多姿多彩 感染 D.多姿多彩 感悟
(4)下列句子填入文中甲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推动形成全民阅读新风尚 ②激发全民阅读热情 ③让人民群众享受阅读的快乐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组卷:10引用:1难度:0.8
二、任务二(65分)
-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2-2023》发现,2022年,中国人工作日平均休闲时间为2.76小时。从不同类型的城市看,工作日每天休闲时间不足一小时的人群,二线城市占比最高,达到了14.38%。每天休闲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人,二线城市也是占比最高。在这里,有特别忙的一群人在奔波,也有特悠闲的一群人,在过着慢生活。
【材料二】
忙碌,可以解决一些人类心理上的困扰。那些总是忙碌的人,不仅完成任务的效率更高,也能更好地处理偶尔出现的拖延问题。
Wilcox的研究者让两组人(更忙碌的一组与更悠闲的一组)分别描述近期末能按时完成的任务。结果显示:更忙碌的人虽然会沮丧,但总体情绪更积极,会更快调整、做出弥补。而更悠闲的人则会有程度更高的沮丧,表现出更负面的自我评价。
这是因为在社会评价上奖赏忙碌和努力,忙碌的人更易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会更正面。无论面对什么任务,自信都是重要因素。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就会更容易开始处理任务。而适度忙碌,是提升自我评价的手段之一。实验发现,适度忙碌会提高人的幸福感。即便是被迫做任务,多做了任务的人也比什么都没有做的人快乐程度更高。
在可预期的未来里,有许多优秀的年轻人还在忙碌,为更好的未来奋斗。改变忙碌的状态,可能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如何让自己停止忙碌,而是如何在忙碌中最大可能平衡生活。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在忙碌的规划里留好每周用来生活的时间,也许是和要好的私人朋友吃一顿饭,也许是去做一场运动,也许是一个人逛逛街买买东西。
(节选自《Know Yourself》,有删改)【材料三】
快生活中,如何寻找久违的“松弛感”? 谈到生活方式,近期的一个热词是“松弛感”。找一个阳光正暖周末午后,或脚踏一辆单车,看云淡风轻树影婆娑,或品一杯手磨的咖啡,听花猫打盹的均匀呼吸。无论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收获一份放空的恬淡,还是在家里的沙发上独享一晌慵懒的好梦,这样的“松弛感”,你有多久没有拥有了?
“松弛感”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是对慢生活的复古怀旧,也是快节奏、高效率中的“变奏变频”,是“在奔跑中调整呼吸”。
“松弛感”可以是融进日常的生活习惯:清晨早起十分钟,便少了些上学赶路的气喘吁吁;凡事打好提前量,便多了些处理问题的从容不迫;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感受一餐一饭的好、一花一叶的美,都能解码寻常日子里的“松弛感”。
从一定意义上说,“松弛感”是一种淡定处事的哲学。人生路上并非处处坦途,面对无常与挑战,“松弛感”不是随波逐流、碌碌无为的借口,也不是佛系随缘、游戏人生的托词,心态上的松弛不代表行动上的松懈,适时充电不妨碍前行的进度,以奋斗者的姿态兢兢业业、久久为功,这样的青春才能舒展坦荡、回味悠长。
往深里讲,“松弛感”不仅是“面子”的表现,更依赖于“里子”的积淀,它代表着一种淡泊明志的胸怀。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有所取舍方能心智笃定、轻松自在。在顺境时处优不养尊,在逆境时身穷不志短,以淡泊之心面对成败进退,进而涵养静气、彰显大气、孕育朝气。
“松”与“紧”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项,而应该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就像音乐,有轻柔的慢板,也有紧凑的快板,疏密之间、浓淡之间,才能成就多彩的乐章。中国古语也有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碌的学习和生活中偶有放松,也未尝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在“松”与“紧”切换中,命运给每个人安排了各自的时区。不要慌,不要急,漫漫征程比拼耐力,把握节奏,坚持到底,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正是:一张一弛,快意人生。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依据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二线城市的人均休闲时间远高于中国的人均休闲时间。
B.在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忙碌的人会更快寻找对策。
C.忙碌的人能及时调整负面情绪,在努力和进步中感受幸福。
D.研究发现,更忙碌的人比什么都不做的人的幸福指数更高。
(2)下列对“松弛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弛感”是快节奏、高效率生活中调节身心的“变奏变频”。
B.生活中,打好提前量,也可以感受到寻常日子里的“松弛感”。
C.“松弛感”不仅是内在涵养的积淀,更要依赖于外在的表现。
D.学会有所取舍,让心智笃定、轻松自在,才能拥有“松弛感”。
(3)“休闲时间与幸福指数”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4)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倒数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中国美好生活 大调查 2022-2023》发布后,学校开展了“学习生活与幸福指数”的问卷调查。为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结合以上材料,替琪琪解答同学的困惑。
玲玲:我一直很努力地学习,每天晚上都挑灯夜战,牺牲了睡觉的时间。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习的幸福感不强!
琪琪:①我觉得你学习幸福感不强的原因是
航航:唉,我上课不大认真,下课总去打球,回家爱玩游戏,虽然过得很悠闲,时间久了,总是莫名的烦躁,又很迷茫,也没感觉多幸福。
琪琪:②我觉得你幸福感不强的原因是组卷:19引用:2难度:0.5
三、任务三(60分)
-
8.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那些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自律的人,真的连老天都不忍辜负。请相信:在暗处执着生长,终有一日馥郁传香。
——《人民日报》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思考或启示?请自拟题目,自定文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组卷:1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