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师达中学九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8/15 10:0:1

一、基础•运用(13分)

  • 1.      中华文化崇尚“和”,交往处世离不开“和”。为了充分汲取“和”的思想智慧,初二年级计划以“和谐相处,携手同行”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讲解“和”之内涵      “和”字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最初字形写为从龠禾声的“龢”字。《说文解字》解释说【甲】:“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也就是说,“和”的本义是从三孔定音编管内吹奏出来的标准乐曲,用以调各种音响。可见,“和”字原本指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后来才逐步引申到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协调统一关系。
          “和”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到上古尧舜时期,后来又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积淀/沉积)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和”的理想境界。“和”文化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
     
    (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
    (1)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和”应读为“hè”
    B.“溯”应读为“sù”
    C.“源远流长”应写为“渊源流长”
    D.“维系”应写为“唯系”
    (2)根据文段内容,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沉积 ②不可或缺
    B.①沉积 ②相辅相成
    C.①积淀 ②不可或缺
    D.①积淀 ②相辅相成
    (3)两位同学正在讨论讲解稿中【甲】【乙】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请你判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后面是转述《说文解字》里的内容。
    B.【乙】处冒号使用得当,因为这里就是直接引用费孝通先生的原话。

    组卷:29引用:2难度:0.8
  • 2.综合性学习。
    (1)宣传组的同学想将“以和为贵”书写在活动海报上来突出主题。请你在以下两幅书法作品中做一选择,并结合书体特点说明理由。

    答:选择
     
    理由是
     

    (2)年级邀请专家来做讲座,主题为“以和为贵——人际交往的智慧”,讲座现场要布置展板,以下是展板的备选标题。你发现其中不适用的一项是
     

    A.和为成事之根本,和为人间之至情。
    B.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同德最可嘉。
    C.合作共赢促成长,以和为贵创未来。
    D.与鸟儿同游青山,与花儿共赏蓝天。

    组卷:19引用:1难度:0.8
  • 3.十四五岁的学生血气方刚,争胜心强,容易意气用事,引发矛盾。你准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发表演讲,呼吁大家和睦相处,友善待人。请你完善演讲稿中的两段文字。
          ①我们要将“以和为贵”视为青春的必修课。须知,“斗”则两败俱伤,“和”才能共进共赢。□因而,当我们争吵得面红耳赤时,应该听从“和”的召唤,心平气和地伸出双手与对方相握;当我们因冷战而相对无言时,应当让“和”来解开心结,真心诚意地给对方一个友善的微笑。
          ②“和”是阳光,可以融化敌对的坚冰;                          ;“和”是针线,可以缝补生活的裂痕;“和”是桥梁,可以跨越人际的沟壑!
    (1)为使演讲内容更有说服力,你想要在第①段的方框内补充一段话,用以佐证“斗则两败俱伤,和才能共进共赢”,并与后文表达相连贯。下面备选内容中最适宜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东吴大都督周瑜赤壁之战大破曹军,名扬天下。他虽是杰出的将帅之才,却心胸狭窄,容不下才能高于自己的诸葛亮,几次设法加害均未得逞。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带着“既生瑜,何生亮”的不甘抑郁而亡,年仅36岁。
    B.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曾与师父梅兰芳唱过“对台戏”。打对台之前,程砚秋特地到梅府去请求谅解,梅兰芳很大度地对他说:“放心去演。”结果两人的演出都场场爆满,不但令观众大饱耳福,还促进了京剧的发展,传为梨园佳话。
    (2)你想在第②段写出四个并列的比喻句,形成排比句式,来增强演讲的语气。请在横线上把语句补充完整。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4.实践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在一起畅谈“和谐相处,携手同行”这一主题活动对自己的启示。下面表达欠妥的一项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五、作文,任选一题(40分)

  • 12.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自然界有阳光,普照大地,带来温暖,哺育生命成长。生活中也有阳光,朋友的帮助、亲人的鼓励、老师的教导……令我们感动,启迪我们成长。那我们自己呢?我们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目,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20引用:3难度:0.7
  • 13.      乘风借力,是智慧;乘风破浪,是勇气;乘风远航,是志向;乘风翱翔,是自由……请以“乘着风”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39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