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中华文化崇尚“和”,交往处世离不开“和”。为了充分汲取“和”的思想智慧,初二年级计划以“和谐相处,携手同行”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讲解“和”之内涵      “和”字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最初字形写为从龠禾声的“龢”字。《说文解字》解释说【甲】:“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也就是说,“和”的本义是从三孔定音编管内吹奏出来的标准乐曲,用以调各种音响。可见,“和”字原本指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后来才逐步引申到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协调统一关系。
      “和”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到上古尧舜时期,后来又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积淀/沉积)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和”的理想境界。“和”文化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
不可或缺
不可或缺
(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
(1)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B

A.“和”应读为“hè”
B.“溯”应读为“sù”
C.“源远流长”应写为“渊源流长”
D.“维系”应写为“唯系”
(2)根据文段内容,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C

A.①沉积 ②不可或缺
B.①沉积 ②相辅相成
C.①积淀 ②不可或缺
D.①积淀 ②相辅相成
(3)两位同学正在讨论讲解稿中【甲】【乙】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请你判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B

A.【甲】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后面是转述《说文解字》里的内容。
B.【乙】处冒号使用得当,因为这里就是直接引用费孝通先生的原话。

【答案】不可或缺;B;C;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3 8:0:9组卷:29引用:2难度:0.8
相似题
  •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2 17:30:4组卷:84引用:2难度:0.8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5 8:0:14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3.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4 7:30:3组卷:5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