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知识点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发布:2025/1/7 2:0:5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7 2:0:5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下面广告或标识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7 2:0:5组卷:0引用:1难度:0.5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7 1:30:4组卷:4引用:2难度:0.8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7 1:30:4组卷:6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7 1:30:4组卷:2引用:1难度:0.5
  •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______。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②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③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④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⑤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⑥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

    发布:2025/1/7 1:30:4组卷:5引用:1难度:0.6
  •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⑤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⑦在喀什、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仓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1)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因为 
     

    (2)文章在第⑦段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5/1/7 1:30:4组卷:2引用:1难度:0.6
  • 9.我们为什么打疫苗社区要制作一组“我们为什么打疫苗”的科普展板,希望进行疫苗科普的同时,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参与制作,完成试题。
    【材料一】
    菁优网
    【材料二】
    新冠疫苗接种实时数据(截至5月30日)
    全球 中国
    累计接种 18.7亿剂 6.2亿剂
    较上日新增 2785.5万剂 1798.3万剂
    每百人接种 24.04剂 43.14剂
    (来自凤凰网)【材料三】
          我们的身体具有“获得性免疫”的防御机制,即一旦感染过某种病原体,之后就不易再次感染。a疫苗是一种通过接种让人获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应病原体感染的物质。我国正在开发的新冠疫苗大致分为5类(见下表)。
    疫苗类型 主要特征 研发公司
    灭活疫苗 接种经药品处理后失去感染及繁殖能力(灭活)的病毒 国药集团、科兴中维
    重组蛋白疫苗 接种人工合成的病毒刺突蛋白质 智飞生物
    DNA疫苗 接种人工合成的含有病毒基因的DNA 艾棣维欣生物
    病毒载体疫苗 将含有病毒基因的DNA插入作为载体的另一种病毒并接种 康希诺生物
    RNA疫苗 将病毒的RNA包裹于纳米颗粒(脂质体)中接种 复兴生物
    b通过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会持续数月还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这一结果有赖于长期的医学观察。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疫苗的接种方式会像流感疫苗那样需要每年接种,还是像麻疹疫苗那样一生仅接种一到两次。
          流感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流感病毒以及发病,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流感病情恶化。新冠疫苗可能也是这样,其作用主要是预防病情加重而不是预防感染或是发病。不能认为疫苗将解决所有问题,今后传染病防控措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当大多数人都获得免疫力后,传染病不再出现新的流行,这一现象被称为“群体免疫”。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有人认为当六七成人获得免疫力后,便能够建立群体免疫。这一比例是以每名感染者平均能够传染2.5~3个人(基本传染数)作为假设条件计算而得。
    (节选自《如何防范新冠病毒》,载《科学世界》2021年第2期,有删改)【材料四】
    技术路线 灭活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
    研发企业 国药集团 科兴中维 康希诺生物
    接种程序 2剂次,间隔14~28天 1剂次
    不良反应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也有发热、乏力、恶心等轻度反应,不良反应率低
    四期临床
    试验结果
    总体保护效力79.3%
    中重症保护效力99.5%
    总体保护效力50.65%
    中重症保护效力100%
    总体保护效力65.28%
    中重症保护效力90.07%
    (来自澎湃网)【材料五】
          c新冠疫苗的低接种率,就是潜在的危机之一。截至4月15日,中国大陆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在10%左右,是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一个国家疫苗接种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才敢打开国门”。他呼吁,必须尽快地接种疫苗,“一定要在秋冬季以前,把我们的疫苗接种率提高上去,我们就争取了主动”。d
    (节选自《新冠疫苗“人世”后》,载《南风窗》2021年第9期,有删改)(1)把“疫苗的出现被誉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这句话放回原文,哪一处最恰当?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疫苗接种现状”展板上,把材料一和材料二放一起,可以达成的一个目的是
     

    A.表明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保持稳定,激励人们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B.表明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不断加快,增强人们对实现群体免疫的信心。
    C.表明全球接种新冠疫苗的进度比中国快,激励人们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D.表明我国每百人接种剂数超过全球平均数,让人们明白新冠肺炎不再流行。
    (3)“疫苗知识知多少”展板上,要解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依据上述材料,以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打了新冠疫苗,就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了。
    B.疫苗是一种通过接种让人获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应病原体感染的物质。
    C.打了新冠疫苗,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D.虽然也有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样,并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新冠病毒以及发病,但至少可以预防病情加重。
    (4)打一针的新冠疫苗与打两针的疫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阅读材料,结合自己打针的切身体会,概括信息。
    (5)在最后一块展板上(如图),需要一段文字对“我们为什么打新冠疫苗”这一话题进行阐述,引领人们理性思考。请综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帮社区拟写这段文字。                                               菁优网
    要求:①多角度阐述,科学合理,逻辑清晰,有正面引导作用;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发布:2025/1/4 8:0:1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前后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发布:2025/1/3 9:0:2组卷:5引用:1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