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基础巩固与训练》2023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9/21 13: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8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2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8
五、文言文阅读
-
10.古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文集•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释】①木木: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怎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念无与乐者
②盖竹柏影也
③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④若人悟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的“虽”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兵阵相接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用“/”给【乙】文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5)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甲】文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自叙经历,写出了被贬生活的风采。
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6)【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虽场景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组卷:62引用:2难度:0.5
六、作文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雨,是画家手中的彩笔,是曲作家灵魂跳荡的旋律,更是诗人创造的审美意境。早春的雨温润沉静,盛夏的雨急骤热烈,深秋的雨绵延悠长,入冬的雨凄寒凌厉。雨,将焦渴的土地从噩梦中唤醒,使倦怠的江河燃起奋发追寻的激情,让自然万物生长出五彩斑斓的理想……可是,不经意间雨也制造着黑暗、凄凉、痛苦与灾难。也许,雨淋湿了你飞翔的翅膀,打落了你绽放在青春枝头的花瓣,熄灭了你夜行的火把,甚至使你跌倒、挣扎在泥泞中……雨哟,将自然、人生、时间和空间织进了一则又一则曲折动人而又含蕴隽永的寓言!无论如何,雨是自然也是生命所赐,你该去经受、面对、欣赏、回味……雨的底片珍藏在你内心深处,雨的故事当是湿漉漉的秘密,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雨说……
要求:①以“雨,
②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组卷:110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