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8 2: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一个个“小网”无限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说明(  )

    组卷:10引用:3难度:0.6
  •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
    ①地缘关系
    ②敌对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血缘关系

    组卷:32引用:31难度:0.8
  • 3.“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启示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要学会(  )

    组卷:191引用:12难度:0.7
  • 4.网络改变日常生活,下列对其作用阐述正确的有(  )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网络交往已经取代了传统交往
    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5.2022年5月,短视频《我是云南的》火遍网络,“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该视频引发全国网友争相模仿,大家纷纷用这种魔性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家乡。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青少年要正确对待社会流行,避免盲目从众
    ②理性使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③网络短视频有害无益,应严令禁止
    ④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会受到大众欢迎

    组卷:6引用:11难度:0.5
  • 6.网信部门明确指出,将重点整治借疫情、社会热点事件等挑动网民对立,进行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反对网络暴力,我们青少年应(  )
    ①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②学习网络技术,攻击网暴者的电脑
    ③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学会尊重他人,做文明有礼的人

    组卷:7引用:5难度:0.5
  • 7.在知乎、丁香医生等网络平台,一些专业人士以渊博的科学知识和耐心细致的解答满足了人们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吸引了众多粉丝,被称为“知识网红”。这一现象(  )
    ①营造了健康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氛围
    ②是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的体现
    ③能彻底抵消影视娱乐大众网红的消极影响
    ④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组卷:5引用:7难度:0.7
  • 8.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约束自由的社会规则包括(  )
    ①道德
    ②纪律
    ③法律
    ④族规

    组卷:27引用:3难度:0.7
  • 9.“放学后,路上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等候,上车后不抢座、不打闹,做到文明乘车。”以上是八年级某班“文明礼仪篇”的内容之一,制定“文明礼仪篇”是因为(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③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④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10.下列同学的做法符合“遵守社会规则”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张:我自觉遵守学校制度,从不迟到早退
    ②小钟:每次做完核酸检测,我都会向医务人员道谢
    ③小华:不管什么事我都实话实说,从不说谎
    ④小郝:车多时我能红灯停绿灯行,否则视情况而定

    组卷:18引用:16难度:0.7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中相应题号的位置。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 30.【遵守规则 共抗疫情】
    材料一: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处于关键时期,越是关键阶段越要坚守规矩意识。以下是疫情防控时期要遵守的规则:
    第一:少出门,不聚集。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
    第四:一米距,更安全。
    第五:不造谣,不传谣。
    ……
    材料二:疫情是一面镜子,既能照出公民个体的担当作为,又能照出公民个体的诚信底色。一些人隐瞒病情或接触史,甚至成为“行走的传染源”,不仅延误自身治疗,也威胁社会公众安全。这种害人又害己的行为引起公愤,也是对诚信的亵渎和对法律底线的挑战。
    (1)我们应如何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组卷:0引用:2难度:0.4
  • 31.【远离犯罪 健康成长】
    为了提高学生守法和用法的自觉性,积极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以“违法与犯罪”为主题的自主探究活动。对此,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未成年人犯罪人群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类型及其所占比例
    不良行为类型 逃学 旷课 吸烟 酗酒 与不良青少年交往
    比例(%) 86.7 87.8 80.6 76.5 83.7
    材料二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3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有何联系?
    (2)结合材料二,分析陈某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组卷:10引用:2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