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发布:2024/7/9 8:0:8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8 -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②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
③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④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居民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基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
⑤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
-
13.记叙文阅读。
老宅在消逝林希颖ㅤㅤ时值八月,隔了半年我终于回到家乡,兴致勃勃地拉着母亲回乡下转转。见我回来,外婆也喜上眉梢,说是要去把田里能吃的作物都摘一份给我。我说我想吃笋。
ㅤ“大夏天的,哪有笋啊!”妈妈说,“别给你外婆添麻烦了”。
ㅤㅤ但外婆总有办法。“可以去老宅旁边的竹林看看,仔细找找说不定还有春天剩下的”。
ㅤㅤ我们拎个红色塑料篮子就出发了,锄头不用带,老宅里还存着把比我年纪还大的呢。从外婆现在住的地方出发,沿着水泥路往里走,穿过两片农田和一条河,两边的小山夹道欢迎。再沿着青石板路往山的方向走上一百米,就可以看见老宅了。
ㅤㅤ老宅被一片浓浓的绿色环绕,最前面是一片小竹林,据说是太爷爷年轻时候栽的。印象中每年春冬两季,家里都会吃这片竹林长出的笋。屋子的前院里还有阿太嫁过来后栽的两棵柚子树,这两棵树和栽树人一样,脾气火辣,结出来的果子味苦而涩,少有人能接受。屋侧边是棵芭蕉树,从来没有结过果子,却气势磅礴。
ㅤㅤ我们去老宅里拿出锄头,阿太去世后,这间老宅就再无人住过。打开门,腐朽的木门发出呻吟,像是睡着的耄耋老人被吵醒。虽然没有人住,但屋里被收拾得很干净,灶台上,一条用竹筒做的日式水勺架在铁锅上。一瞬间,我以为阿太还住在这间老宅里,只是出门喂鸡去了。
ㅤㅤ果然母亲是对的,我们只找到三只巴掌大小的笋。来不及思考要不要去别的地方再找找,头顶响起了滚滚雷声,黄豆大小的雨点就开始往下砸,砸在竹叶上,形成一颗颗饱满的水晶球。
ㅤㅤ我们赶紧跑回老宅避雨,我们就是在这时碰到那位老伯的。
ㅤㅤ老伯戴着一顶工地用的亮黄色安全帽,衬得皮肤黝黑,满是褶子,像生长了百年的古树树皮。他看见我们,朝我们笑笑:“这里是你们的家?”
ㅤㅤ“进来坐坐吧,这雨估计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外婆说。
ㅤㅤ“不了不了,工友回去拿雨衣了,应该很快回来”。老伯说。
ㅤㅤ 我们问起他们在这边做什么,老伯告诉我们,他们在老宅后的山上做测绘。
ㅤㅤ“这里以后要通一条铁路,山里都要挖隧道。”他指指老宅和附近的一些屋子。“这一片的老房子,估计都要推掉”。
ㅤㅤ我心里一惊,低头看看脚下,想象站着的地方变成铁轨,但总觉得画面有些违和。铁路——充满工业时代气息的事物,和这桃花源般的景致放在一起,就像是在凡•高的油画里出现了吐着黑色烟尘的工厂大烟囱。
ㅤㅤ“什么时候的事”?
ㅤㅤ“造到这里估计得要个五六年吧”。
ㅤㅤ话到这里就沉默了,我们回到屋里头等雨停。我随处走走,看见阿太和太爷爷的照片挂在厅堂的上方。太爷爷在我有记忆之前就去世了,我完全记不得他的模样,只能从照片上模模糊糊看出一点和外公神似的轮廓。阿太是两年前走的。
ㅤㅤ于是,和阿太有关的记忆,还停留在两年前的冬天。正月过年,一家人回阿太的老宅摆新年酒,老宅难得热闹了一回。阿太硬是要塞红包给我,我试图拒绝,她一下子有些生气,提高嗓门非要我收下。我只得答应,她便立刻开心起来,要我再多吃点。
ㅤㅤ阿太的脾气,在整个村子都是有名的。可我印象中的阿太总是笑的,哪怕有时生气,也是故意摆给我们看,只要顺她意,她立刻就不生气了。事实到底是怎样的,我已经不能找阿太对证了。
ㅤㅤ如果阿太知道这座老宅要被移成铁路,她会生气吗?似乎她这一生还没有见过铁路长什么样。纵使告诉她,有了铁路这里就会繁荣起来,她也一定会觉得没有一座宅子和一片林子来的可靠吧。
ㅤㅤ她在这间老宅住了大半辈子,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她信任呢?老宅是她和太爷爷有了五个孩子后,自己动手盖的。这个老宅的历史,就是写满了阿太回忆的历史。
ㅤㅤ现代社会里的我们,有多少人还拥有着这样一个老宅。
ㅤㅤ时兴的房子,大多是统一化的工业产物。要怎样的屋顶坡度,要多少层的地下停车库,窗户要按照工业规格严丝合缝建好。空调排出废气,垃圾扔到外面,我们不关心阳台上有没有落下什么植物的种子,也对邻居的生活一无所知。
ㅤㅤ母亲打开老宅的后门,一条小水渠把屋子温柔地抱住。各种苔藓和蕨类植物扎根在水渠边的泥土里,像铺了一条绿色的地毯。往上看就是山林的模样了,榉树、樟树、无患子树肩并着肩站成一片永恒。雨渐渐停了,水珠在绿色上凝结,让绿色变得更近浓稠,说不出像什么风格的画。
ㅤㅤ森林总是试图回归原本的常绿阔叶林样貌,它们在积极抗争人们的改造。
ㅤㅤ我想起一篇文章里面说:“繁华不是常态,也不常驻一地。人和事物总是相互吞纳、交流,没道理人类予取予夺永不失手。”
ㅤㅤ森林才是土地最初也是最终的面貌。而我们这些栖居者,只需要一个简简单单的家就够了吧。所谓家,就是人、宅子,还有其他生命一起生长的空间。而日子,就是我们和房屋、和所有生灵共同度过的悠长时光。
ㅤㅤ雨终于停了。我们走出老宅,树林上空避雨的白鹭、牛背鹭们又开始飞行了。它们飞得不慌不忙,因为有家在下方等着它们。
ㅤㅤ我们沿着青石板路下山,告别老宅。与来时相比,只是塑料篮里多了三只竹笋。
ㅤㅤ下回再见会是什么时候?
ㅤㅤ我回头望望,看见一只橘色的猫跳上了老宅矮矮的围墙。我的目光和它的眼睛直直地相遇了。
ㅤㅤ它是否觉得我们形迹可疑?或许在它看来,我们才是闯入者。
(选自2022年5月2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文中插入对阿太的回忆,有何作用?
(2)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打开门,腐朽的木门发出呻吟,像是睡着的耄耋老人被吵醒。(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
②一条小水渠把屋子温柔地抱住。各种苔藓和蕨类植物扎根在水渠边的泥土里,像铺了一条绿色的地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文章写偶遇躲雨的测绘老伯这一情节可否删去?为什么?
(4)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以“老宅在消逝”为题,有什么妙处。组卷:34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
-
14.作文。
ㅤㅤ请以“我和我的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温馨提示:(1)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4)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5)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组卷: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