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高教版拓展模块(第四版)《过万重山》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6/11 8:0:9

一、基础知识应用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②前面的路有多长?这峡道会不会有几千几万里,会不会直通到海底甚至通到地狱?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前面的路有多险?那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下来?那礁石会不会狼牙一样遍布江底?那江水会不会中途变成直下千仞的飞瀑?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前面的路上会遇到些什么?会不会遇到百丈的蛟、九头的蛇?会不会遇到双睛似电、头颅如山的妖魔鬼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自己会不会中途遇险?如果遇险,他会像一个水泡那样顷刻消散,还是会给人们留下永远的记忆?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了……
    (1)对选文中“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一句中的“那时候”所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远古时代。
    B.指人们刚刚开始认识自然的时候。
    C.指古时候人们尝试通过三峡的历史阶段。
    D.虚指,不确定。
    (2)对选文第2自然段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四次重复“他不知道,也没有想”,表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在即将启程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所面临的困难。
    B.在内容上以他“也没有想”宕开数笔,结尾又回到那个“想”上来,突出穿过三峡的第一人的“生活目的”。
    C.多处写到“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在层次安排上突出了一个“险”字,形成了一个后缀重复的排比句式,从而突出了这穿过三峡的第一人的“明知有险而不怕险”的“勇于历险精神”。
    D.在十一个问句中,有四个问题是涉及人对自然的认识,所以用四个重复句子作为标志。
    (3)选文中“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一句中的“扩大生活的世界”指的是什么?
    (4)根据下列提示,模仿选项文的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排比句。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海水东注,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夹和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②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③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迁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④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巳泯灭的了。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谎。”
    (1)对选文中几处“三峡”含义的理解与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这一句中的“三峡”指的是开辟出来的一条水道。
    B.“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这一句中的“三峡”是指具体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C.“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这一句中的“三峡”指的是人类在创造宏伟业绩过程中的困难。
    D.“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这一句中的“三峡”是指具体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作者说“他们(千百年后的人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对作者这样推断的根据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创造出了比古人更伟大的业绩。
    B.我们创造出了可与千百年后的人们相媲美的业绩,“不怕困难,勇于开拓”是人类永远崇尚的精神品质。
    C.千百年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停留在现在人们认识的层次上。
    D.我们实事求是,没有弄虚作假,故意夸大我们的业绩。
    (3)结合语境,说说文中“清谈者”、“酣睡者”分别是指什么人?
    “清谈者”指
     

    “酣睡者”指
     

    (4)当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成功地穿过三峡回来后,此时的“清谈者”、“酣睡者”会讲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模仿他们的语气写出他们所说的话,既要简洁,每一个人的话不超过30字,又要符合他们的心理,体现他们的性格,并用一个词作修饰语,描绘他们说话时的神态。
    “清谈者”
     
    说:
     

    “酣睡者”
     
    说: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