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2024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9/9 14:0:8
一、选择题
-
1.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组卷:3引用:3难度:0.9 -
2.目前我国电力供应仍很紧张,需大力发展电力工业.下列利用化学能发电的方法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9 -
3.在丹麦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上,各国都提出了新能源计划.新能源应具有原料易得、燃烧时产生热量多、且不会污染环境的特点,这种前途广阔的能源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9 -
4.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项措施中可采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防止形成酸雨.组卷:17引用:8难度:0.7 -
5.SO2和CO2的大量排放分别是造成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SO2与CO2比较,在性质上有一些共同点,如:密度都比空气大,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也有不同点,如:SO2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且有毒,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6难度:0.9 -
6.“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以下做法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组卷:13引用:3难度:0.9 -
7.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6难度:0.9
四、解答题
-
21.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①直接反射 52,000×109kJ/s ②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81,000×109kJ/s ③水循环 40,000×109kJ/s ④大气流动 370×109kJ/s ⑤光合作用 40×109kJ/s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 23.3%;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 1.26144×1018kJ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
(3)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的计算式.设每生成一分子葡萄糖(C6H1206)消耗能为Q kJ. A=g.3.3302016×1020Q组卷:10引用:3难度:0.1
五、科学探究题
-
22.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内放了少量水来吸收SO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仍残留一定量的SO2。围绕如何处理这些SO2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
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由此想到,选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SO2,效果会怎样?
【设计与实验】
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SO2不溶于植物油也不与其反应),如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要先检查装置的
(2)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中。
(3)充分吸收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后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
【结论与解释】
(4)甲实验中,S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乙实验中,SO2与NaOH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HSO3。
(6)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碱性溶液比用水吸收SO2的效果
【拓展与迁移】
(7)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2,得到的(NH4)2SO3可用作化肥,但在实验室里吸收SO2,一般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氨水,主要是考虑氨水的
(8)在必须用煤作燃料的情况下,要减少SO2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组卷:28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