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8/6 8:0: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原子的结构与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1难度:0.5
  • 2.下列不属于超分子的结构是(  )

    组卷:32引用:1难度:0.6
  • 3.科学研究表明,物质有多种聚集状态,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关于晶体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0引用:1难度:0.5
  • 5.下列事实或现象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组卷:31引用:3难度:0.8
  • 6.我国研发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铷(37Rb)原子钟,每3000万年误差仅1秒。Rb是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三、非选择题:共5题,60分。

  • 18.某小组同学探究FeCl3溶液显黄色的原因。
    资料:i.FeCl3溶液中存在平衡:[Fe(H2O)6]3++H2O⇌[Fe(H2O)5(OH)]2++H3O+
    ii.Fe3+与NO
    -
    3
    不能形成配位键。
    (1)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猜想与预测]
    小组同学认为可能是Fe3+与其他微粒配位形成的配离子导致溶液显黄色,进而提出以下猜想:
    Ⅰ.Fe3+与OH-配位
    Ⅱ.Fe3+与H2O配位
    Ⅲ.Fe3+与Cl-配位
    (2)解释Fe3+可与这些微粒形成配合物的原因:
     

    [实验与分析]
    为验证猜想Ⅰ,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 a b c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黄色略变浅 溶液黄色略变浅 黄色褪去
    (3)实验a的作用是
     

    (4)①甲同学认为实验c可以证明猜想Ⅰ成立,而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
     
    。小组同学为了证明猜想Ⅲ成立,将实验c所得溶液分为两份进行了实验:
    实验 d e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仍为无色
    ②实验d的实验现象为
     
    ,证明猜想Ⅲ成立。
    [结论与反思]
    (5)依据上述现象解释FeCl3溶液显黄色的原因是
     

    (6)已知EDTA与Fe配位能力比SCN-更强,设计实验证明Fe3+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为浅黄色(EDTA通常配成溶液使用):
     

    组卷:22引用:1难度:0.6
  • 19.(1)乙酰丙酮锰(Ⅲ)是一种广泛用于苯酚类化合物氧化偶联的试剂,中心离子为Mn3+离子,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Me表示-CH3。Mn3+的配位数为
     
    ,1mol乙酰丙酮锰(Ⅲ)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该结构中碳原子的VSEPR模型为
     
    。若中心离子含有单电子,则配合物为顺磁性物质,则乙酰丙酮锰(Ⅲ)
     
    顺磁性(填“有”或“无”)。
    (2)石墨晶体如图(a)所示,图(b)为石墨的六方晶胞。

    ①在图中画出晶胞沿c轴的投影
     
    (用“●”标出碳原子位置即可)。

    ②锂离子电池充电时,Li+嵌入石墨层间。当嵌入最大量Li+时,晶体部分结构的俯视示图如图,此时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3)氧化镍的理想晶胞如图所示,其中离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1),则C的离子坐标参数为
     
    。Ni2+的配位数为
     
    。实际氧化镍晶体中存在缺陷,随机缺失部分Ni2+,化学式为Ni0.88O。设实际晶胞边长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写出实际晶体密度计算表达式:
     
    g/cm3

    组卷:2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