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鹿寨县九年级(下)开学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8/19 0:0:1
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
1.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从“先行模式”到“先行示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排头兵”“先行地”“试验田”作用。深圳的发展之路说明了( )
组卷:49引用:2难度:0.8 -
2.为了全面落实对特殊困难人口的兜底保障,2020年各地纷纷提高低保标准。广西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20元以上,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5000元以上。这样做( )
①体现了以公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④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组卷:27引用:2难度:0.7 -
3.“地摊经济”一方面连着民生就业,一方面体现着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我市城市管理监督局发出通告,市民可按规定在市区多个路段约600个摊位上摆摊。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 )
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发挥地摊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④增加人民群众的就业岗位组卷:45引用:7难度:0.7 -
4.近年来“燃烧我的卡路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他们与碳水化合物“渐行渐远”,与高糖高油“势不两立”;运动装备从跑鞋晋级到手环、运动APP.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表明( )
组卷:34引用:27难度:0.8 -
5.2020年7月31日,习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这说明(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6.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必须( )
①把科技创新作为所有人就业选择的首选
②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走中国特色创新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组卷:53引用:2难度:0.7
三、分析说明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紧扣题意作答。本大题共10分)
-
17.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畅谈祖国和家乡的变化……
材料一:2012年-2019年我国扶贫情况年份 贫困人口(单位:万) 贫困发生率 2012年 9899 10.2% 2018年 1660 1.7% 2019年 551 0.6%
乡村网红青年小甘搭乘“短视频+电商”的快车,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实现了和大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的理想;青年学子小锋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致力于光伏扶贫,帮助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居民从售电款中获得分红;海归青年小静,组建山楂研发团队,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促进山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吸纳1400余户贫困户入股、建立扶贫工厂、带动就业等,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请从创新的角度说明材料二的三位青年为什么能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
(3)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两条思路。组卷:2引用:1难度:0.2
四、实践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鼓励创新。本大题共10分)
-
18.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某校决定围绕“建设法治中国,弘扬法治精神”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果你是该校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法治之窗】以下是该校法治宣传橱窗展示的几幅图片,请仔细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三幅图的信息向我们宣传了哪些法治要求?
【厉行法治】全国多地发生高空坠物、抛物伤人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2)小明看到民法典的规定非常激动:“有了这些法律规定就可杜绝高空抛物,‘头顶上的安全’有保障了。”请从政府的角度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知识评析小明的观点。
【全民守法】关于治理高空抛物坠物的“呼”与“应” 民有所呼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危及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公众强烈呼吁各方彻底整治高空抛物坠物。
某智库针对社区治理进行的一次网上“微调研”显示,在应对高空抛物坠物等问题上,30.03%的人认为社区采取过有效措施;26.40%的人认为社区虽采取过相关措施,但大都流于形式;39.60%的人表示所居住的社区并未采取相关措施。法有所应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组卷:32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