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1 14: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
组卷:1018引用:166难度:0.9 -
2.蛔虫在人的消化道内不会被消化的原因是( )
组卷:34引用:11难度:0.9 -
3.吸虫、绦虫、蛔虫等都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下列属于预防这些寄生虫感染的好习惯是( )
组卷:51引用:19难度:0.7 -
4.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其作用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5.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的目的是( )
组卷:40引用:8难度:0.4 -
6.成语“金蝉脱壳”中蝉蜕掉的“蝉蜕”(如图)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蝉蜕”属于昆虫的( )
组卷:35引用:7难度:0.8 -
7.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类群是( )
组卷:43引用:34难度:0.7 -
8.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组卷:1005引用:135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于是,雄孔雀就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材料二: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猴子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了甜薯。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猴子拿了甜薯到水中擦洗,再也不愿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材料三:在大雁迁徙的过程中,雁群的队伍组织非常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中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这种叫声起着召唤、整队的作用。
(1)材料一中雄孔雀开屏吸引雌孔雀的行为属于
(2)材料二中,猴子的这种表现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3)材料三中的大雁为了安全地飞到目的地,雁群组织严密,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是
(4)大雁在迁徙过程中发出的召唤、整队的“嘎嘎”声,说明大雁在群体中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A.动作
B.声音
C.气味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4.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以表中的动物为对象,探究了不同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否一样,他们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的障碍,实验前让动物饥饿12小时,实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如下表结果。请分析表格,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组别 动物名称 “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A组 小鸡 24次 B组 小鸭 26次 C组 小乌龟 65次 D组 小狗 5次
(2)从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探究对象中哪种动物最高等?
(3)若将探究对象中的小鸡换成大猩猩,则“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会
(4)该实验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5)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
(6)“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终生不变”,这句话是组卷:1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