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8/21 15:0:1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合计40分)
-
1.下列关于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和鱼腥蓝细菌(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南极雌帝企鹅产蛋后,由雄帝企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不进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27引用:15难度:0.6 -
3.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8引用:14难度:0.6 -
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5.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如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 组卷:305引用:18难度:0.5 -
6.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合计60分)
-
18.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是疟疾的病原体。青蒿素是效果好且副作用少的抗疟药。然而,令人担心的是部分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探究不同种类的疟原虫对青蒿素抗药性情况的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培养液、疟原虫甲、疟原虫乙、3H-异亮氨酸、1.0×10-4mol/L青蒿素溶液、DMSO(用于配制青蒿素的溶液)、放射性测量仪。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分成4组,分组如下:
A组:疟原虫甲、1.0×10-4mol/L青蒿素溶液;B组:
②各组样品同时加入等量的3H-异亮氨酸。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
④统计分析各组数据,通过数据比较,计算出青蒿素溶液对疟原虫甲与乙生长的抑制率。
(2)预测实验结果:青蒿素溶液对疟原虫甲的抑制率高于疟原虫乙,实验结果表明疟原虫甲对青蒿素溶液敏感度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中采用3H-异亮氨酸的原因是
②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探究疟原虫乙吸收的异亮氨酸是否会分泌到细胞外。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19.美西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研究表明,美西螈的巨噬细胞在断肢再生的早期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制备了抗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蛋白CD14的单克隆抗体,具体方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一)基因工程抗原的制备
(1)根据美西螈CD1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PCR扩增CD14片段。已知DNA聚合酶催化引物的3'-OH与加入的脱氧核苷酸的5'-P形成磷酸二酯键,则新合成链的延伸方向是
(2)载体和CD14片段的酶切位点及相应的酶切 抗性基因序列如图1所示。用XhoI和SalⅠ分别酶切CD14图1和载体后连接,CD14接入载体时会形成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的两种重组DNA。可进一步用这两种限制酶对CD14的连接方向进行鉴定,理由是
(3)培养能表达CD14蛋白的大肠杆菌,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二)抗CD1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如图2所示:
(1)步骤①和步骤⑤分别向小鼠注射
(2)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的生长特点是
(3)吸取③中的上清液到④的培养孔中,根据抗原—抗体杂交原理,需加入
(4)步骤⑥从组卷:177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