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1 8:0:10

一26分

  • 1.按要求填空。
          生活处处有诗文。登高时,我们可以吟咏刘禹锡的“山不在高,(1)
     
    ”,陈子昂的“(2)
     
    ,独怆然而涕下”,还有(3)
     
    (作者)的“不畏浮云遮望眼,(4)
     
    ”;出游时,我们不妨默诵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5)
     
    ”,杜牧的“(6)
     
    ,夜泊秦淮近酒家”,龚自珍的“浩荡离愁白日斜,(7)
     
    ”;面对困境,我们常常用《游山西村》中陆游笔下的(8)“
     
     
    ”安慰自己,还有《望岳》中杜甫所写的(9)“
     
     
    ”激励自己。

    组卷:30引用:2难度:0.8
  • 2.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悦悦、萌萌选择了“中国航天日”作为学习专题,完成了下面的学习任务。
    悦悦通过查找资料,为2021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写了一段介绍文字,你和萌萌看完后与她做了交流。
          ①这张宣传海报由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的王淑君同学设计。②兰州大学是一所一流大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③海报紧扣“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的主题,构图完整,色彩和谐,富有想象力。④画面中,一位父亲利用闲遐时间带着女儿俯瞰星空,在他们的头顶,嫦娥五号、长征五号等航天器点辍其间。⑤女儿一手指向天空,天真的提问也许还让父亲忍俊不禁。⑥这张海报的寓意是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的航天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萌萌:这段话里有一个词用错啦。
    你:我也看到了,是(1)“
     
    ”吧?悦悦可能误解了它的意思。
    悦悦:谢谢你们!我赶紧改一下。
    萌萌:我刚才又读了一遍,发现还有两个错别字。
    你:是的,悦悦,你看,这才是正确写法呢:(2)
     
    应为
     
     
    应为
     

    悦悦:你们可真仔细,再帮我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你:我觉得(3)第 
     
    句话跟中心无关,可以去掉。
    萌萌:跟我想的一样。现在我来考考你俩,这段话里的“禁”“锲”两个字怎么读?
    你:我来抢答,读音分别是(4)“
     
    ”和“
     
    ”。对不对?
    萌萌:完全正确!你们看,生活处处有语文。

    组卷:32引用:2难度:0.8
  • 3.悦悦和萌萌准备做一张小报展示学习成果,请你用正楷字帮他们书写以下报头。
    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

    组卷:3引用:2难度:0.8

二44分

  • 9.阅读《刹车时代》,完成问题。
    刹车时代
    刘慈欣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次日落的情景—一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几年吧)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
          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共有1.2万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你想象一座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都像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则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其实这样描述还不是太准确,地球发动机的喷射必须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切线推力分量才能刹住地球的自转,所以天空中的那些巨型光柱是倾斜的,我们是处在一个将要倾倒的巨殿中!如果有人突然从南半球到北半球,多半会精神失常的。比这景象更可怕的是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
          但对于在北半球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一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刹车时代以前的人们,看见太阳、星星和月亮很自然一样。我们把那以前人类的历史都叫作“前太阳时代”,那真是个让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啊!
          在我小学入学时,作为一门课程,老师带我们班的30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时地球已经完全停转,地球发动机除了维持这颗行星的静止状态外,只进行一些姿态调整,所以从我三岁到六岁的三年中,光柱的光度大为减弱,这使得我们可以在这次旅行中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世界。
          我们首先近距离见到了地球发动机,有的孩子惊叹它如珠峰一样高。我们的班主任小星老师是一位漂亮姑娘,她笑着告诉我们,这台发动机的高度是11000米,比珠峰还要高2000多米,人们管它叫“上帝的喷灯”。我们站在它巨大的阴影中,感受着它通过大地传来的震动。小星老师让我们戴上氧气面罩,随着我们距喷口越来越近,光度和温度都在剧增,面罩的颜色渐渐变深,冷却服中的微型压缩机也大功率地忙碌起来。在6000米处,我们见到了进料口,一车车的大石块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大洞中,一点声音都没传出来。我问小星老师:“地球发动机是如何把岩石做成燃料的?”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的华北794号,全功率运行时能对大地产生150亿吨的推力。”
          我们很快到达了海边,看到城市摩天大楼的尖顶伸出海面,退潮时,白花花的海水从大楼无数的窗子中流出、形成一道道瀑布……刹车时代刚刚结束,其对地球的影响已触目惊心: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更给这大洪水推波助澜,波及南半球。事实上,我们的星球还没起程就已面目全非了,谁知道在以后漫长的外太空流浪中,还有多少苦难在等着我们呢?
          我们乘上一种叫“船”的古老交通工具,在海面上航行。一天后,我们最害怕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集合在那间用来做教室的大舱中,小星老师庄严地宣布:“孩子们,我们要去看日出了。”
          没有人动。我们目光呆滞,像突然冻住一样僵在那儿。小星老师又催了几次,还是没人动。
          过了一会,孩子们终于一个个站了起来,朝着舱门挪动脚步。这时,我感到一只湿湿的小手抓住了我的手,回头一看,是灵儿。
    “我怕……”她嘤嘤地说。
    “其实,人类把太阳同恐惧连在一起也只是这三四个世纪的事。这之前,人类是不怕太阳的,相反,太阳在他们眼中是庄严和壮美的。那时地球还在转动,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日出和日落。他们对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赞颂落日的美丽。”小星老师站在船头对我们说。海风吹动着她的长发,在她身后,海天连接处射出几道光芒,好像海面下的一头大得无法想象的怪兽喷出的鼻息。
          这个时代,死亡不再是黑色的,而是闪电的颜色。当那最后的闪电到来时,世界将在瞬间变成蒸汽。三个多世纪前,天体物理学家就发现太阳内部氢转化为氦的速度突然加快,于是,他们发射了上万枚探测器穿过太阳,最终建立了这颗恒星完整精确的数学模型。巨型计算机对这个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太阳的演化已向主星序外偏移,氦元素的聚变将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太阳内部,由此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之后,太阳将变为一颗巨大但暗淡的红巨星,它膨胀到如此之大,地球将在太阳内部运行!事实上,在这之前的氦闪爆发中,我们的星球已被气化了。
          这一切将在四百年内发生,现在已过了三百八十年。
    (选自《流浪地球》,万卷出版公司2016年11月第1版,有删改)
    (1)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文章讲述了在刹车时代结束时,地球
     
    ,它依靠发动机维持着静止状态。“我”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
     
    ,所见景色触目惊心。后来大家一起观看了
     

    (2)按照要求品味语言。
    ①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赏析句子)
    ②我们很快到达了海边,看到城市摩天大楼的尖顶伸出海面,退潮时,白花花的海水从大楼无数的窗子中流出,形成一道道瀑布……(分析句子作用)
    (3)悦悦和萌萌结合《海底两万里》进行拓展阅读,你也参与其中。
    ①悦悦分别从选文和《海底两万里》中摘取了描写日出的两段话放在下面,请你从中选出属于本文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A句: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浓雾渐渐消散了。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天际升起。海面被阳光照耀得像燃烧的火药,发出一片红光。云彩散在高空,染上深浅不同的色泽。无数的“猫舌头”预示今天整天都要刮风。可是这普通的风又算得了什么呢?
    B句:终于,我们看到了那令人胆寒的火焰。开始只是天水连线上的一个亮点,但很快增大,渐渐显示出了圆弧的形状。这时,我感到自己的喉咙被什么东西掐住了,恐惧使我窒息,脚下的甲板仿佛突然消失,我在向海的深渊坠下去,坠下去……
    ②萌萌:“我们乘上一种叫‘船’的古老交通工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海底两万里》中的诺第留斯号。
    悦悦:所不同的是,诺第留斯号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的交通工具。《海底两万里》中许多情节都提到了它领先当时的先进技术或设备。比如,我记得有一章写尼厚船长带阿龙纳斯教授参观潜艇,它先进的电力设备让教授大开眼界。
    你:这些我也有印象,我再来举一个例子吧:
     

    ③作为科幻作品,艰深的专业知识往往会成为阅读的“拦路虎”,悦悦和萌萌因此向你求助。你结合阅读《海底两万里》的经验,给出阅读本篇小说的具体建议。

    组卷:49引用:2难度:0.5

​三30分

  • 10.根据要求作文。
          悦悦:哎,今年的“6.1”是我们最后的儿童节了,且过且珍惜吧!
          萌萌:比起这些公共节日,我更希望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定制节日”。这里有我的故事和经历,有我的思考和感悟。光是这么想想就觉得趣味无穷。
          两人的对话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你就以“定制节日”为题写了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组卷:17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