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高教版拓展模块(第四版)《春之声》2022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6/8 8:0:9

一、基础知识应用

  •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方方的月亮在移动,消失,又重新诞生。唯一的小方窗里透进了光束,是落日的余晖还是站台的灯?为什么连另外三个方窗也遮严了呢?黑咕隆咚,好像紧接着下午便是深夜。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那愈来愈响的声音是下起了冰雹吗?是铁锤砸在铁砧上?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靠人打铁,我们祖国的胳膊有多么发达的肌肉!呵,当然,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柔的歌曲吗,叫做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如果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起来呢?广州人可真会生活,不像这西北高原上,人的脸上和房屋的窗玻璃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黄土。广州人的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反正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下一站,或者下一站的下一站,或者许多许多的下一站以后的下一站,你所寻找的生活就在那里,母亲或者孩子,友人或者妻子,温热的澡盆或者丰盛的饮食正在那里等待着你。都是回家过年的,过春节,我们的古老的民族的最美好的节日,谢天谢地,现在全国人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年了。再不会用革命化的名义取消春节了。
          ②他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回过家乡了。谁让他错投了胎?地主,地主!一九五六年他回过一次家,一次就够用了——回家呆了 四天,却检讨了二十二年!而伟人的一句话,也够人们学习贯彻一百年。使他惶惑的是,难道人生一世就是为了做检讨?难道他生在中华,就是为了做一辈子的检讨的么?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斯图加特的奔驰汽车工厂的装配线在不停地转动,车间洁净敞亮,没有多少噪音。西门子公司规模巨大,具有一百三十年的历史,而我们才刚刚起步。赶上,赶上!不管有多么艰难。哞,哞,哞,快点开,快点开,快开,快开,快,快,快,车轮的声音从低沉的三拍一小节变成两拍一小节,最后变成高亢的呼号了。闷罐子车也罢,正在快开。何况天上还有三叉戟?
    (1)月亮本来是圆的,作者为什么反复描述为“方方的大月亮”?
    (2)以第(1)段“声音的联想”为例,简要说说作者的意识流动的线索及其根据。
    (3)第(1)段中暗含哪几组对比?其用意如何?
    (4)根据加点的词语,分析上面第(2)段中这句话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一九五六年他回过一次家,一次就够用了——回家呆了四天,却检讨了二十二年!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6.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
          母亲便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
          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太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
          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选自《小说选刊》2002年第3期)(1)文中有一个段落对父亲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请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有一个段落是关于柱子家乡的环境描写,请问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
    (4)柱子为什么在“天亮的时候”,“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