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6/18 8:0:10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是“宣传宪法、守护法治”主题活动中展示的部分内容。
    党中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形成了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 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中央修宪建议为基础,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上述材料说明(  )

    组卷:78引用:7难度:0.8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  )

    组卷:134引用:17难度:0.8
  •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下列举措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  )

    组卷:38引用:3难度:0.7
  • 4.中共二十大代表的选举产生,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进行。代表产生程序有5个主要环节。“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体现了我党坚持、贯彻的组织原则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5.如图是我国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示意图。下列选项对①②中的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2难度:0.6
  • 6.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这类问题的是(  )

    组卷:33引用:9难度:0.7
  • 7.春晚小品《坑》讲述了一个“躺平式”的干部,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面对领导和百姓时截然不同的态度。据此回答11~12题。
    晚会结束后,中央纪委网站连夜发声,要惩治“躺平式”干部,决不能让“躺平式”干部再坑人了。由此得到的启示有(  )
    ①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③领导干部要完全放弃个人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
    ④国家公职人员要认识到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

    组卷:6引用:0难度:0.60
  • 8.春晚小品《坑》讲述了一个“躺平式”的干部,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面对领导和百姓时截然不同的态度。据此回答11~12题。
    对“躺平式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说明国家监察机关在行使(  )

    组卷:10引用:0难度:0.60
  • 9.某班同学运用法律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4难度:0.7
  • 10.下列公民基本权利分类与公民基本权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8

二、非选择题。

  • 33.走进社会,分析说明。
    【感悟公平正义】
    某校八年级(5)班在班长刘扬的准备与组织下开展以“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请你一起探究。
    情景一:班长带头宣读以下内容
    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社会和谐、人际和睦,需要公平正义;同时,公平正义也是人们追寻的理想,它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1)为保证本次活动顺利进行,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种活动形式。
    情景二:班上两名同学把自己的见闻记录了两个片段:
    片段一:在公交车上,小强发现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乘客却浑然不知这时,小强机智地大喊一声“抓小偷”,并和其他乘客一起将小偷抓住。
    片段二:在放学的路上,小刚发现一位高大的男生对一位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小刚想:这是他们的私事,与自己无关。于是他离开了。
    (2)人们的行为可以分为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情景二中的两个片段分别属于哪一种行为?并就其中任意一种行为谈谈其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明如何自觉抵制非正义行为,做有正义感的人?

    组卷:12引用:3难度:0.5
  • 34.开放探究,感悟实践。
    【弘扬法治精神】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让法治走进我们心里,某学校制作了如下法治宣传栏。
    宣传栏一:
     
    民法典
    该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刑法 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宣传栏二:在江西,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官、检察官、律师走进社区乡村宣传普法,让宪法精神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在北京,普法宣传服务队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宪法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天津,法学专家领衔“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为群众奉上一道“法治盛宴”……
    (1)在宣传栏一中的方框填写相关法律的名称。
    (2)仔细阅读宣传栏一,根据民法典、刑法和教育法的第一条规定,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所在。并说明具有这一共性的理由。
    (3)阅读宣传栏二以后,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加强宪法宣传,我们就能增强宪法意识,您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结合所学,为增强青少年的宪法意识提出合理化建议。

    组卷:1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