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8/12 3: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 1.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要努力做到(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2.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下列防疫工作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8
  • 3.安全重于泰山,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上必须张贴警示标志。腐蚀品的标志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4.平定砂器是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特产,砂器艺人采用当地特有的优质黏土,经调泥、成型、上釉、窑烧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其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工序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8
  • 5.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问或每空1分,共15分)

  • 16.同学们在化学实验课上完成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
     
    、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火柴、坩埚钳、棉花、药匙。
    高锰酸钾、细铁丝。
    【实验原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步骤】
    Ⅰ.制取氧气
    (1)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并
     

    (2)把少量的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3)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4)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Ⅱ.验证氧气的性质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步骤Ⅰ收集到的氧气中,观察现象。
    【问题与交流】
    ①步骤Ⅰ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什么?
    ②步骤Ⅱ中未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你分析原因。(写一条)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7.“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其中蕴含了很多科学奥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了解呼吸作用
    【查阅资料】呼吸作用是维持所有动植物生存的基本的能量转换作用。它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小组讨论】
    (1)呼吸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缓慢氧化,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事例:
     

    (2)动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是
     
    转化为热能。
    任务二:探究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进行实验】同学们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呼出气体,并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收集证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高。
    【小组交流】
    (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气体收集满时的标志是
     
    ,然后在水面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
     
    (选填“正”或“倒”)放在实验桌上。
    (2)小林发现用上述方法收集呼出气体时,集气瓶内壁有水珠,于是得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的结论。同学们认为该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拓展】若欲证明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不同,则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组卷:24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