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2023年单元测试卷(十六)

发布:2024/8/29 16:0:8

一、选择题

  • 1.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组卷:119引用:50难度:0.9
  • 2.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的是(  )

    组卷:601引用:7难度:0.6
  • 3.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不合理的是(  )

    组卷:697引用:34难度:0.7
  • 4.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组卷:122引用:8难度:0.6
  • 5.已知金属R和Fe、H活动性强弱关系为:Fe>R>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99引用:23难度:0.6

四、科学探究题

  •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于是他们一起探究金属M锈蚀的原因。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元素外,还含有C、H、O三种元素。他们分析与金属M发生反应生成锈蚀物的物质。请你参与并回答:
    推测Ⅰ:(1)根据锈蚀产物的组成元素,可推测空气中的
     
    肯定参加了反应。
    推测Ⅱ:由于锈蚀产物中的O元素可能有多种来源,因此不能确定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
    (2)为了验证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见图),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说明①所用蒸馏水是煮沸迅速冷却的②固体干燥剂吸收水分,不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的结果是氧气参加了反应。

    (3)若金属M是铜,铜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试写出铜在空气中锈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一片久置的铜片表面附着有一层绿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绿色固体是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甲同学从铜片上刮下一些铜绿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铜绿在图装置中加热。
    试管内壁有水雾。 ①铜绿加热产生
     
     
    铜绿加热后生成氧化铜。

    气球胀大。
     

    组卷:75引用:5难度:0.5
  • 16.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B盛木炭粉。
    ①由A处通N2一段时间后,加热B,B、C无明显变化。
    ②待B冷却至室温,由A处通入O2一段时间,B、C无明显变化。
    ③由A处继续通入O2,加热B,木炭粉燃烧,C中溶液变浑浊。
    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
     
    ;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
     

    (2)探究C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B盛金属氧化物。
    I、模拟工业炼铁:A处通CO,B盛Fe2O3粉末,B处下方放酒精喷灯,D处放酒精灯。
    实验:在A处通入CO时,应立即点燃
     
    处(填“B”或“D”)酒精(喷)灯。在B处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Ⅱ、探究金属氧化物的组成:A处通CO,B盛金属氧化物,B处下方放酒精喷灯、D处放酒精灯。
    已知:CuO、Fe3O4均为黑色物质,B中所盛粉末:CuO或Fe3O4或两者混合物。
    实验:同Ⅰ操作、B中可观察到既有红色固体生成,又有黑色固体生成。
    实验结论(定性):该黑色粉末为
     

    定量分析:经测定反应前B重180克,完全反应后B重170.4克。将反应后B中固体全部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测得剩余固体12.8克。
    实验结论(定量):m(CuO):m(Fe3O4)=
     
    (写最简整数比)。

    组卷:239引用:4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