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州吉首七中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8/12 9:0:1

一、选择题(共30道单选题,每道题2分,共60分。)

  • 1.海葵被称为“海中之花”,它不是植物而是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

    组卷:27引用:11难度:0.9
  • 2.小雅周末到长沙海底世界游玩时,记录了很多海洋动物。下列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6难度:0.6
  • 3.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组卷:1043引用:121难度:0.9
  • 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6.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

    组卷:278引用:156难度:0.9
  • 7.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

    组卷:175引用:19难度:0.4
  • 8.从生殖和发育方面来看,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的特征是(  )
    ①摆脱了水的限制
    ②有孵卵、育雏等行为
    ③产有卵壳的卵
    ④体内受精
    ⑤体外受精

    组卷:19引用:7难度:0.6
  • 9.气温升高,草丛中会有毒蛇出没,应注意安全。要了解某种毒蛇习性,可查阅(  )

    组卷:253引用:23难度:0.7
  • 10.寒冷的冬天,几乎看不到蛇等爬行动物,它们在洞内度过寒冬,主要原因是(  )

    组卷:26引用:13难度:0.5
  • 11.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除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物种大熊猫外,还有小熊猫(一种哺乳动物)、红腹角雉(一种鸟)等珍稀动物。小熊猫和红腹角雉的共同特征是(  )

    组卷:138引用:16难度:0.7

三、实验题(本题共14分,每空1分)

  • 34.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2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实验装置如图。
    (1)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
     

    (2)该实验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而不放1条的目的是
     

    (3)观察一段时间后,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瓶,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4)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5)若甲、乙两瓶均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其它处理与上面相同,然后将甲装置放在放黑暗处,将乙装置放在明亮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蚯蚓的影响。其中,
     
    瓶是对照装置。

    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分析说明题(每空2分,共10分)

  • 35.阅读以下实验资料,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
     
    行为,这种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
     
    行为。
    (3)实验⑤说明了由于蟾蜍是两栖动物,其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小鼠等高等动物的能力
     

    (4)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新的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
     
    的变化。
    (5)蟾蜍和青蛙都能消灭大量的农业害虫,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其短期效果虽不如化学农药,你知道它们具有什么优点吗?
     

    组卷:9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