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0/3 13:0: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
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40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处理废弃药品 C.吸取液体 D.加入粉末 组卷:51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1难度:0.5 -
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2难度:0.8 -
5.化学科学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组卷:32引用:1难度:0.8 -
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1难度:0.5 -
7.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或现象的分析较合理的是( )
组卷:56引用:3难度:0.5 -
8.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6 -
9.宏微结合是化学分析的重要视角。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1难度:0.6
二、填空题(共54分)
-
26.物质组成的探究是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内容。下面实验分别从定性、定量角度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用水蒸气与红热铁管在高温下反应,实现了从水中脱去氧元素并获得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模拟实验装置如图1。
①图1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1实验时,A、B两处应先加热
③图2所示实验是通过直接分解水探究水的组成,以上两个实验均能推理得出水的组成元素,推理所依据的原理均为
(2)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定量测定水的组成(已知:H2+CuOCu+H2O;装置D中干燥剂足量,其作用是充分吸收水蒸气)。C中固体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差为m1,D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
①据此可计算出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若实验中测得的H、O元素的质量比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A.通入的氢气没有干燥
B.加热前没有通入氢气排空气
C.氧化铜没有反应完
D.熄灭酒精灯后立即停止通入氢气
③有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需要在c处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管,你认为组卷:95引用:1难度:0.5
三、计算题(共6分)
-
27.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试管内固体的成分是
(2)计算混合物中原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准确到0.1g)。组卷:868引用:10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