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七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29 15:0: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不知从何时起,七年级的一位男同学长胡须了。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有人嘲笑他早熟,还给他取了难听的绰号,还时常拿他来开玩笑。下列对这一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44难度:0.9 -
2.青春虽然有很多苦恼,但更多的是梦想、激情和幸福。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个人生命的意义,就必须( )
①发展独立思维
②培养批判精神
③开发创造潜力
④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亲自尝试,探索实践组卷:38引用:37难度:0.9 -
3.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这启示我们( )
组卷:123引用:32难度:0.7 -
4.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种情感( )
①是早恋的表现
②是早熟的表现
③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④是人走向成熟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情感
⑤是要理智对待的感情组卷:40引用:16难度:0.7 -
5.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每一个党员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做到行己有耻、自励于心、知行合一。中学生要做到行己有耻,需要我们( )
①能判断是非善恶
②能明确自己行为选择的理由
③能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④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组卷:51引用:30难度:0.9 -
6.科学研究显示,宣泄压力,可以帮助人们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以下做法属于采用合理宣泄法调节情绪的有( )
①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散步
②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③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④向他人倾诉组卷:74引用:28难度:0.7
二、材料说明题(本大题共四小题,共52分)
-
19.材料一:孙启是一名16岁的初中生,他家境一般,向往过富裕的生活,希望将来能成为焦点名大款。他无心学习,沉迷网络,渴望一夜暴富。为此,他绑架了家境富裕的网友小东,并向小东的家人勒索30万元,最终孙启锒铛入狱。
材料二: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的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均以“止于至善”作为校训,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务必懂得“止于至善”的道理。
(1)材料一中孙启的行为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吗?为什么?
(2)“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中学生应该如何做才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作为中学生,你准备怎样培养“止于至善”的品格?组卷:43引用:4难度:0.5 -
20.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某中学七(1)班开展了“感悟青春规划成长”的主题研讨活动。以下是活动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青春中国]
中国好人,是中国的脊梁,是道德模范,是先进人物,是社会道德表率。“中国好人榜”是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所产生的五类道德模范月度榜单。自开展以来,在地方举办160多场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让人们认识榜样,向榜样学习。
(1)请分析“向榜样学习”的理由。
[青春情绪]
七(1)班的小方与小红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分享彼此的感受。小方说:“在学习中我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当心情好时,记英语单词特别快,也不费什么劲,可心情不好时,英语单词怎么也记不住。”小红也有同感:“当我高兴时经常会有新点子、好主意,而悲伤时总觉得脑子不够用。”
(2)小红和小方的感受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青春情感]
同学们观看了纪录片《周恩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青春时期的远大抱负。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表达了周恩来同志什么样的情感?请你概括这种情感的作用。
[青春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时代呼唤人才,伟大的时代更需要挥洒青春和热血。擦亮奋斗的青春底色,把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青春奋进升华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家国情怀,何尝不是绽放青春的梦想之花?
(4)青春不息,奋斗不止,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不负青春,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做?组卷:3引用:2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