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5/12 8:0:9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 1.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夜色如一张大网,吞没了所有bān lán ①             的色彩,也吞没了白日的喧嚣和烦           。天地一片漆黑,只有几颗星星闪烁在天空。村庄渐渐安静下来,一切就像一幅粗拙而简朴的画。远处的山在夜色中起伏,亘古不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这片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土地。它们像一座píng zhàng②           ,隔绝了山外的世界。小小的他坐在门            上,竹竿一样的胳膊撑着大大的脑袋,痴痴地望着山的那一边,胸脯一起一伏,眼睛里,流出一抹期望的光。
    (1)根据文中注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2.关于诗歌积累,班级里的同学有各自喜欢的方式,请你根据提示,帮他们完成积累。
    小文:我喜欢以品析的方式积累诗歌。
          岑参的《逢入京使》“①
     
    ,②
     
    ”两句描绘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画面;《竹里馆》中“③
     
    ,④
     
    ”两句通过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晚春》中“⑤
     
    ,⑥
     
    ”两句的将花木珍惜最后春色,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景致描绘得生动形象。
    小美:我更偏爱于用主题整合的方式进行积累。
    《木兰诗》爱国的主题中,“⑦
     
    ,⑧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晚春》惜时的主题中,“⑨
     
    ,⑩
     
    ”写出了“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组卷:4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组卷:38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63分)

  • 10.[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让很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燃起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35岁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数据源自2021.7.8《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专栏)ㅤㅤ[材料二]2月27日7时44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11时06分,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西电一号”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22星”的方式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姿控发动机系统,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提供了空间推进分系统,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提供助推、一级、二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ㅤㅤ“西电一号”卫星是“中星•丝路天图遥感卫星星座”的首发星,为高光谱遥感卫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星电科集团和未来宇航共同打造,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设计,未来宇航研究院进行在轨交付,由陕西丝路天图卫星科技公司负责运营。
    (摘编自《西安动力助长征火箭刷新发射纪录》《“西电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2022.2.28《西安晚报》)ㅤㅤ[材料三]在2月27日的两次航天发射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胆启用青年技术人员,由“85后”担当任务总体负责人,“95后”任一线操作员,全程护送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本次多点并行测控任务。
          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海介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前,以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测控团队对卫星的分离过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多轮次研讨交流,形成了完备的分离判断应急处置方案。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压缩这22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技术人员优化了岗位交互流程,完善了箭遥数据提取分析软件功能,制定了多个方案预案,大大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今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数量和频次依旧保持高位运行,准备数次测控任务已经成为常态。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进一步落实好人才培养战略,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确保顺利完成每一颗卫星测控任务。“陕西智慧”将继续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摘编自《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年技术人员圆满完成多点并行发射测控任务》,2022.2.28《陕西日报》)ㅤㅤ[材料四]3 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实验课。
          ……
          太空抛物实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压轴登场,迎来太空之旅的“高光时刻”。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一向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姿态格外轻盈,接连几个“空翻”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稳稳站在了叶光富手中。
          为什么要开展在轨科学实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一是要揭示微重力环境下的特殊现象,属于从科学角度认识世界;二是通过在轨实验助力地面科学研究,改进工艺水平;三是舱外有高真空环境、辐照、亚磁场等,这些特殊环境因素对生物体、材料、元器件等影响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四是进一步探索未知领域,包括暗物质探测、行星起源探索等。问天、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后,还会有一大批前沿科学实验陆续在中国空间站开展。
          课堂有限,学习无限。“双减”政策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天宫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跳动的科学血液,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让“航天梦”成为激发青少年奋进的力量。
    ( 摘编自《天宫课堂第2课圆满成功》,2022.3.24《西安日报》)(1)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陕西智慧”为中国航天事业做了哪些“助力”。
    (2)就目前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而言,为什么要开展在轨科学实验?请结合[材料四]分点概括。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青少年专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承载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开启了空间站的新时代。
    B.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人员努力压缩22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C.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数量和频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领先世界发达国家,不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
    D.精彩的“天宫课堂”为日常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跳动的科学血液,激发了孩子们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组卷:143引用:9难度:0.4

三、写作(60分)

  • 11.写作。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不得抄袭;⑤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

    组卷:81引用:4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