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多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22 12:0:8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6难度:0.8
  • 2.在家庭,我们是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外出旅游,我们是游客;在商场,我们是顾客……这说明(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3.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 (  )
    ①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组卷:10引用:3难度:0.9
  • 4.为了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④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组卷:6引用:6难度:0.7
  • 5.一支由“居委会+中学生”构成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  )
    ①利于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
    ②能够影响他人,共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③能够杜绝社区居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④有助于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组卷:123引用:51难度:0.6
  • 6.小东经常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阅览时事新闻,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百事通”,小辉则经常上课玩手机游戏,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启示我们(  )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 7.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当上了网络主播,许多商家也开始利用互联网打通销路,进行网络“直播带货”。这表明(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8.中国政府网自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以来,收到的网民建言数量逐年增长,栏目工作人员会遴选有参考价值的建言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让中国网民的电脑桌与总理的办公桌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这体现了(  )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②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是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
    ④网络丰富了民主权利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9.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化的同时,利用网络技术的诈骗行为已成为损害民众切身利益和互联网新兴产业的毒瘤。面对互联网诈骗,广大网民应该(  )
    ①抵制诱惑,增强防范意识
    ②完善制度,堵塞安全漏洞
    ③增长见识,提高防骗能力
    ④加强协作,打击违法犯罪

    组卷:669引用:38难度:0.7

二、非选择题(75分)

  • 27.“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回家喽,放下书包就把电视放……”强强放学回到家里,边唱歌边去开电视。“干什么?刚到家作业还没做就想看电视,越来越不像话了,写作业去!”爸爸拦住了他。“我要看《新闻联播》,马上就要开始了。”“那又怎么了?和你学习有关吗?你又不是国家领导干部,看那些有什么用,快去写作业!”强强刚被今天道德与法治课上“亲近社会”的内容激起的了解社会、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激情,一下子被爸爸吼去了一半,“老师告诉我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强强回忆着老师上课时说过的话,想说服爸爸……
    看了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爸爸的阻拦,强强想到了老师告诉他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种亲社会的情感呢?
    (2)如果你是强强,为了能使爸爸同意自己适当地观看电视节目,你会如何使用所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来说服爸爸,改变爸爸的看法?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亲近社会?

    组卷:29引用:3难度:0.4
  • 28.材料一:李某为了逗乐,拨打110报警,谎称某校园内有炸弹。面对警方的调查,李某解释纯属玩笑,但他还是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材料二:2020年1月,由于新冠疫情暴发,全国各地对口罩大量需求,郑某武、韦某盛借机销售假冒伪劣口罩,从中谋取利益,被东莞第三法院以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和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和4.5万元。
    (1)材料中谁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谁的行为属于犯罪?
    (2)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有何共同点?
    (3)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4)材料二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5)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犯罪?

    组卷:21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