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7 8:0:9

【文化探源】(17分)

  • 1.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翻开史书,小文看到了这样一段激动人心的文字,请你和他一同阅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她的历史可以追  (  ) 到八千年以前,她把光荣深深                  在史册上。她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璀璨的文化和光辉的业绩,这些慰 jiè(  ) 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形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 bó (  )力量。
    (1)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慰jiè
     

    磅bó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篆刻
    B.雕刻
    C.铭刻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2.小红被任命为主题学习活动赛诗会环节的主持人,她带着自己的主持稿来找小文,请你们帮她找出下面这段开场白中有语病的一项(  )
          ①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代代吟诵,千古不衰。李白的潇洒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陆游的爱国情怀,体现了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和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激越情怀。②古诗词吟诵能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了解,更能增进我们对祖国深厚文化底蕴的认同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③传统文化正成为复兴的力量,引领我们大步向前。④今天,就让我们在古诗词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组卷:37引用:4难度:0.9
  • 3.学校文化长廊里挂起了很多书法作品,小文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后和你交流对下面这幅作品的看法。请你选出对这幅作品评论不正确的一项(  )

    组卷:69引用:5难度:0.5

【启智润心】(23分)

  • 9.在“文化中国”主题学习活动中,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篇文章。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下面的活动。
    传灯
    曹文军
          ①裴先生教我的时候,已经五十多了,膝下似无儿女,常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冬天裹条黑色的围巾。苍白的脸上架了一副黑框眼镜,不怎么爱笑,颇有些落拓书生的样子。
          ②裴先生早年毕业于名校,教两个班的语文,最喜欢两个大文人:苏东坡和鲁迅。上课时,讲着讲着,就讲到东坡居士和迅哥儿那里去了。久而久之,我也爱看鲁迅,半懂不懂地读《呐喊》《彷徨》。
          ③裴先生是不反对读课外书的。他订阅的《人民文学》杂志,常常在班上传阅,而且允许我们到他宿舍借书看,我记得借过《三侠五义》《包法利夫人》和《唐璜》。这让我对他的代很又多了一层。
          ④我总是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语文课。
          ⑤记得裴先生第一次布置我们写作文,写家乡的树,我就写了柿子树,文章的构思模仿鲁迅的《秋夜》,开头便是:“我家屋前有一棵柿子树,还有一棵也是柿子树……”如此等等。隔了一天,作文批改发下来了。我想裴先生如此博学,肯定是识货的。他会不会给我一个有史以来最高的分数?要知道,在裴先生任教之前,我的作文总是排班级第一。而 这次,我竟看见一个刺眼的“58”分。我不敢相信,但红笔写的分数,像块图章那样印在那里,赫然在目,确凿无疑。那是我自从上学写作文以来,绝无仅有的分数。
          ⑥放学后,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敲开了裴先生宿舍的门。门前用砖瓦搭了一个花坛,旁边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树,果实熟了,高处无人采摘,上面停了几只啄食的鸟雀。
          ⑦裴先生听我结结巴巴说明了来意,没做声,拿出上衣口袋挂着的钢笔,转身在旁边的纸上写了一个题目,用中指敲敲那几个字,然后点点头,盯着我。我立刻明白了,他要我现场重写一篇。我又羞又气,觉得自取其辱,但仿佛急中生智一般,打好提纲之后,略加思索便一挥而就。写完天已向晚,夕光从西边流进来,照在裴先生冷冷的脸上。他依旧不说话,却从窗前的方几上拿了一只火红的柿子递给我。我拿了,头也不回一直走,快到家时,才发现手上捏着的柿子已经裂开了,全是汁水,心头顿觉无名火起,一气之下,将那柿子扔得老远。
          ⑧第二天语文课,我故意迟到,及至推门进去,吃了一惊。裴先生早已站在讲台前,他通常会稍晚到的。我低着头,故意不去看他。想不到,耳边忽然传来他那抑扬顿挫的嗓音。他喊住我,我以为又要挨批了,想不到,他很平静地说了一段让我终生难忘的话:“在上课之前,先说明一件事,上次布置了一篇文章让大家回去做,这位同学的文章,我在批阅时以为是抄袭哪本书上的,所以给了不及格的分数。后来这位同学主动来找我,我当场命题,让他重写了一篇,待我仔细读了第二篇后,才知错怪了他,为此我向他道歉!”
          ⑨说完,他竟对我作了一揖,那是我生平唯一的一次接受这样的古礼。接着,他将我那篇文章在班上当场朗读起来,读得声情并茂……
          ⑩那次误会之后,我因祸得福,得以经常出入裴先生的宿舍。在他的鼓励和指点下,我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学校板报上,有时还被作为范文贴在橱窗里。每每天黑无人之时,我悄悄溜到那儿,借着路灯,瞅上一眼,然后心满意足地走回去。毕业后,我总记得裴先生那抑扬顿挫的声调和临别时的嘱咐:“人不吃饭会饿得慌,人不读书会浮得很!”
          ⑪离开学堂后,与裴先生联系并不多,但我一直保持着读书写作的习惯,这都拜裴先生所赐。八年后的一天,忽然收到裴先生的信,用毛笔竖排写在宣传纸上,让我去收他的藏书和一棵少壮的柿子树。我知道这些书在裴先生心目中的份量,现在他竟托付于我,令人既感恩又惭愧。我隔日便开车去了母校。
          ⑫时维深秋,一股熟悉的谷香飘然而至。远远地,我看到裴先生站在学校门口等着我。他已非常苍老,头发全白了,走路颤颤巍巍,话说不多久,嘴角便流口水,他准备了一方手帕,时时擦拭。我心里顿然明白,他早已不是从前那个“风度翩翩”的裴先生了。
          ⑬那天,我装了满满一车裴先生的藏书,还有他托人挖给我的那棵柿子树。回转头来,裴先生仍站在学校门口张望。秋风拂起他额前的白发,背后的枫叶正火一样在秋阳下燃烧。
          ⑭我将裴先生赠送给我的柿子树种在小区里,透过书房窗口,正好能看到。从青涩的果子开始,我便关注着柿子树的成长。满树的柿子从碧青到淡黄,又渐渐变成桔黄和火红,不断变化的色彩使我生出了许多期待。霜降来临时,每天清晨,我走到书房的窗前,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红红的小灯笼,朝阳斜斜射在上面,表面似有一层光晕。望着柿子树,我总会想起裴先生。
          ⑮春去秋来,柿子树越长越茂盛,结的柿子也越来越多,而我随着工作调动,早已搬离了原来的寓所。那天傍晚,回去看望旧日的老友,我看到巨大的挖掘机停在老楼下,柿子树连同旁边的桂花树和紫薇已被连根拔起。从前那棵壮硕的柿子树上孤零零地挂着三两只小小的柿子,在倾颓的树干上显得落寞无助。
          ⑯那一刻,我忽而想起一晃好些年没有裴先生的消息了。我总以忙于各种杂事为由,久未前去探望。我也不忍看他衰弱的样子,太残忍了。前几年,我听说乡镇的母校也因为合并全部拆掉了,而裴先生应该愈发衰老了吧。
          ⑰一转眼,秋风起,桂子花落,梧桐叶黄,满目萧瑟。那天,在公园散步时,我遇到一棵茂盛的柿子树。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悬挂在枝头,引得我痴痴地凝望许久。
          ⑱我忽然流下泪来。
    (选自《美文(上半月)》2023年2月,有删改)(1)活动一:顺文理。根据文章内容梳理这盏文学之“灯”是如何传承下来的。
    对裴先生的回忆 “我”的感受
    ①裴先生上课喜欢讲苏轼和鲁迅 A
     
    ②B
     
    敬佩先生,同时期待上语文课
    ③裴先生误会我抄袭,让我重写作文 生气、愤怒
    ④裴先生向我行古礼致歉 终生难忘
    ⑤C
     
    心满意足
    ⑥裴先生赠予我藏书和一棵柿子树 D
     
    (2)活动二:赏佳句。小文利用圈点批注法对文章语句做了旁批,请你帮他完成批注。
    我不敢相信,但红笔写的分数,像块图章那样印在那里,赫然在目,确凿无疑。
    (3)活动三:悟深情。结尾处“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泪”中蕴含作者的哪些情感?
    (4)活动四:读后感。《礼记》中写道:“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说的是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某位老师对你的影响。 (150字左右)

    组卷:34引用:2难度:0.3

【文化传承】(50分)

  • 10.作文。
          灯,是智慧的象征,“传灯”意为传递智慧。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我们华夏儿女留下诸多“宝藏”,这其中有乡情民俗、诗词典故、传统技艺、家风学风、优良品质……这些“宝藏”因传承而永存。
          学校准备开展“文化中国”演讲比赛,请以“做一个传灯者”为标题写一篇演讲稿。
          【写作助手】
    策略一 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
    策略二 注意写好开头,吸引听众的关注
    策略三 明确表达观点,讲述好具体事例
    策略四 着力锤炼语言,精心设计结语
    【写作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
          (2)卷面书写整洁美观,可另加1—3分。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