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
1.为了解和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班级开展了“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身边的文化遗产图文展板”的设计和布展工作。
(1)下面是展板“前言”部分的文字稿,同学们已经将其录制成音频,计划在展出时同时播放,其中加点字的读音、横线处填写的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近年来,文化遗产越来越被重视。每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推动文化遗产(融、溶) 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起到了(震、振) 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A.承载zài 氛围fèn 融 震 B.承载zài 氛围 fēn 融 振 C.承载zǎi 氛围fēn 溶 振 D.承载zǎi 氛围 fèn 溶 震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一座清代皇家园林遗址。它历经五朝皇帝100多年的扩建与修缮。在物质文化遗产层面,圆明园 了历代的稀世文物和史书典籍, 了全国各地的名园胜景【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其蕴含了古代建筑与园林的建造技艺、装饰工艺和文明习俗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圆明园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 ,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 。它时刻都在向我们敲响警钟【乙】勿忘屈辱,吾辈自强!
①结合文段意思,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珍藏 汇集 代表 见证 B.汇集 珍藏 代表 见证 C.珍藏 汇集 见证 代表 D.汇集 珍藏 见证 代表 A.【甲】分号 【乙】逗号 B.【甲】分号 【乙】冒号 C.【甲】逗号 【乙】逗号 D.【甲】逗号 【乙】冒号
明十三陵布局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力地烘托了陵寝肃穆庄严的气氛。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说,成功的建筑设计,必须在建筑的群体空间组合上,以及建筑的布局上,富有音韵的舒展跌宕之美。十三陵的陵寝建筑就是这样成功的范例。明十三陵周围那幽美的自然景观也是陵园建筑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代园林建筑中所讲究的“因借”效果,在陵墓建筑中得到了最佳彰显。“因”是讲园内,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概括的那样:“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中两处画线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处语句,把建筑夸张成凝固的音乐,完美地体现出明十三陵陵筑庄严肃穆的特点。
B.第一处语句,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明十三陵建筑舒展跌宕的特点。
C.第二处语句,引用李约瑟的话,有力地说明了明十三陵陵墓建筑布局注重“因借”效果。
D.文段中两处语句修辞的使用,都是为了突出明十三陵建筑布局上所取得的成就。
②展板上同时展出了十三陵门户大红门前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牌。请你从书体的角度对标志牌上面的“明十三陵”四个字进行判断,并用四个字概括这种书体的特点。书体: 特点:
位于昌平区回龙观街道的玉光寺经过修缮后开放亮相,成为集展览展示、基层议事、文化体验、休闲学习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回龙观城市会客厅。当地政府的目标是把它进一步打造成 、 、 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
A.服务北京市、辐射昌平区、立足回龙观
B.立足回龙观、服务北京市、辐射昌平区
C.立足回龙观、辐射昌平区、服务北京市
D.辐射昌平区、服务北京市、立足回龙观
(5)同学们打算撰写宣传标语号召人们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他们用对偶句的形式拟出了前半句,请你拟写后半句。
宣传语:保护文化遗产,组卷:28引用:1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
2.默写。
(1)树树皆秋色,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
(3)在你学过的诗文中,能展现色彩之美的两句是: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3.阅读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这首词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下阕的“①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辽阔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开阔大气,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壮丽。
B.本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有“仿佛”一词。幻想中,词人与态度温和、关心下界的天帝进行了交流。
C.“学诗谩有惊人句”体现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
D.“九万里风鹏正举”写出词人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借以表现出昂然向上的精神。组卷:33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共40分)
-
9.作文。
生活中,如果你能够保持对万物的好奇,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平凡的日子也会闪闪发光。以“平凡的日子也会发光”为题目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10.作文。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你作为某新闻机构的知名记者,要去进行一次采访。请你把“一次 的采访”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