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联盟九年级(上)质检语文试卷
发布:2024/9/18 1:0:8
一、篇章一:坚守内心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任务。
你是否渴望成为世界的宠儿,创下丰功伟绩,带上成功冠冕,却无奈于命运的顽皮,变着花样与你为敌?当你渴望倾诉,世界却装聋作哑,没有人听得见你声嘶力竭的呐喊;当你疲惫不堪想要休息,麻烦与困难却前仆后继,使你片刻不得喘息;当你意气风发,紧跟其后的巨大打击,又消磨了你的信心与豪气……但是真正的强者经得起命运的撩逗,遇到挫折不沮丧,面对(chī) 笑不自卑,认真体悟生活中的每一次欢乐与忧戚,在广(mào)的心灵宇宙中为自己寻得一份宁静。李太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发自内心的自信,是一种高贵的自我肯定!
(1)根据拼音在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chī)
②广(mào)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冠冕
②挫折
(3)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戚
B.丰功伟绩
C.前仆后继
D.声嘶力竭组卷:26引用:2难度:0.8 -
2.小海同学梳理了描写山川美景的经典诗文,请你补充完整。
古诗文名句 出处 表现的奇丽美景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 (2)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遮雾锁下的秦岭 (3) 范仲淹《岳阳楼记》 朝暮幻变下的洞庭湖美景 (4)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视觉角度构成的寂寞清冷世界 (5)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领略琅琊山四季之美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 (7) 杜甫《月夜忆舍弟》 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月色凉凉。 组卷:28引用:2难度:0.6 -
3.为了对艾青有更深的了解,小嘉查找了资料,请帮小嘉判断出有误的一项( )
组卷:26引用:1难度:0.5
三、篇章三:文人风骨,壮志难酬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①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②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可谓无朋矣,而纣用以亡。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可谓大朋矣,而周用以兴。盖君子之朋,虽多而不厌故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直:认为有理。这里指欧阳修等人为范仲淹直言上书。②《朋党论》:欧阳修写于新政遭受打击,范仲淹被贬之时。
(1)关于词义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勾连旧知,理解词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解释为“降职”,可以推知“迁客”意为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B.通过语境推断词义,“自是”中的“自”联结前文“目之曰‘党人’”、后文“修乃为《朋党论》以进”推断,“自”是“从”的意思。
C.课内迁移,理解词义,由“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与“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的“但”词义相同,可知“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中的“但”,理解为“只”。
D.通过比较辨析词义,“不以物喜”的“以”和“晓之以理”的“以”语义相同,都解释为“用,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甲文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乙文写得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据,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C.甲文第二段描绘了“洞庭春晴图”,第三段描绘了“洞庭风雨图”,作者的情感也由悲苦、郁闷转为乐观。
D.文人常用典传情达意。乙文欧阳修引用“商纣王无朋以亡”与“周武王大朋以兴”典故,正反对比论证“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4)按【乙】文欧阳修《朋党论》的观点,范仲淹与欧阳修属于“真朋”还是“伪朋”?请结合以上诗文,联系【甲】文和《醉翁亭记》,谈谈你的看法。组卷:24引用:4难度:0.5
四、篇章四:秉承传统文化精髓
-
10.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ㅤ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为弘扬这种精神,班内将举办“我辈当自强”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任选一项任务完成。【任务一】
以“自强”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写作标准:
(1)紧扣“自强”合理选材,中心明确,价值观正确;
(2)写清楚事情的过程(困境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冲突,人物采取什么行动面对冲突,结局是什么),细节真实,详略得当;
(3)思路清晰,语言连贯。【任务二】
以“自强”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写作标准:
(1)围绕“自强”表达明确的观点,价值观正确;
(2)论据要能支持论点;
(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合乎逻辑,思路清晰;
(4)如果写演讲稿,还要做到:心中有听众。
(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组卷:31引用:1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