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9/1 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  )

    组卷:162引用:7难度:0.7
  • 3.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托盘,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  )

    组卷:67引用:12难度:0.9
  • 4.有下列仪器:
    ①漏斗;
    ②容量瓶;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量筒;
    ⑦燃烧匙。
    其中常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5.n g O2中有m个O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

    组卷:63引用:11难度:0.9
  • 6.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604引用:76难度:0.9
  • 7.同一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现有20mLA2气体与30mLB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mL某气体X,则可推出气体X的化学式为(  )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组卷:11引用:3难度:0.5
  • 9.下列物质中符合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的分类标准是(  )

    组卷:95引用:6难度:0.9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 26.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mol/L(填“>”“<”或“=”)。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的规格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组卷:4引用:2难度:0.7

五、计算题(8分)

  • 27.向50mL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得到14.51g白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再加过量稀HCl,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4.66g并有气体产生。
    (1)原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原混合物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3)产生的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组卷: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