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22 13:0:9
一、选择题(共50分)
-
1.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之余,投身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有益于我们的健康成长。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组卷:17引用:4难度:0.8 -
2.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 )
①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②更加关心自己发展
③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④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组卷:7引用:3难度:0.7 -
3.对图“占座”行为,你的劝告是( )
①青少年应该积极服务奉献社会
②公共资源共享共用是一种美德
③公共场所“占座”是违法行为
④社会生活中应学会谦让与分享组卷:2引用:3难度:0.8 -
4.某课后延时兴趣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的合理路径是( )
①深入调查,做好记录
②分析原因,形成报告
③发现“餐饮浪费”现象组卷:6引用:7难度:0.7 -
5.假期里,学校为同学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实践类作业:体验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参观博物馆,讲述国宝故事、寻找老洛阳味道、连续记录同一种农产品的价格……完成这些作业( )
①就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②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
③有助于丰富学习的途径和方式
④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组卷:1引用:2难度:0.5 -
6.八年级学生天天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他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络上,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赞扬。天天非常开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摄影师的信心。这说明了( )
①网络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③不管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在网络上交流传播
④网络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组卷:12引用:5难度:0.8 -
7.“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与朋友游玩,一个人呆在家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孩子。有些网友称“00后”为“ipad一代”,网络游戏让许多孩子成为“宅童”。你想对“宅童”说( )
①沉迷网络的行为是应抵制的不良诱惑
②总是“宅”在家里不利于身心健康
③封闭自己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④网络对未成年人弊大于利组卷:17引用:38难度:0.7 -
8.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党中央面向全社会开展网络征求意见。人民日报推出“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一条条来自基层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抵中央,每一条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二、非选择题(50分)
-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回来经过小区南门的时候,注意一点,那儿有一条没有拴绳的狗。”“不小心,就会踩到狗屎。”狗的行为,可以折射出狗主人的素质。各地纷纷出台《城市文明养犬公约》,文明养犬成为社会关注话题。
材料二:今年9月,河南安阳一位八旬老人耿女士在小区弯时被两条大型犬咬伤。受害方表示:“只需要要狗主人在媒体见证下赔礼道歉!”。狗主人面对事实不仅不道歉反称老人是摔伤。事发后,耿女士的家人采取了一系列维权措施……最后找到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求助。社会各界纷纷谴责狗主人,舆情汹涌之下,安阳“狗咬人”事件终于迎来和解,犬只主人赴受伤老人家中道歉,并赔偿了老人医药费。
(1)材料一中的现象折射出狗主人需提升哪些道德素养?
(2)请你推测耿女士的家人可以采取的维权途径。
(3)据材料二分析,推动事件最终结果的是一股什么力量?“共创文明社会生活”,我们从材料二中得到哪些启示?组卷:4引用:5难度:0.1 -
24.某班学习小组开展对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学习小组通过调查,汇总数据,绘制了一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表:
不良行为 旷课和夜不归宿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进入营业性歌舞厅、阅读观看淫秽出版物 强行索取财物、偷盗及故意损坏财物 占全国违法犯罪总数 比例 100% 39% 30% 15% 27%
在调查中,大家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中学生小嘉原来是一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后,就以校园“小霸王”的称号出名了,欺凌同学、随意旷课,受到了学校处分,多次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成年后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多次持刀拦路抢劫,造成路人重伤被送往医院,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万元。
(2)请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小嘉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严重违法行为?
经采访调查发现,法律意识淡薄、家庭教育不当、受不良社会环境的熏陶等,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3)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谈一谈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组卷:50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