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发布:2024/9/22 5: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35引用:4难度:0.5 -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组卷:458引用:11难度:0.9 -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组卷:16引用:4难度:0.9 -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7 -
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可燃气体 氢气、氧气、天然气 B 大气污染物 固体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 C 受热会分解的物质 铜绿、碳酸氢铵、水 D 缓慢氧化 金属生锈、食物的腐烂、新陈代谢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6.下列为实验室制备、收集、检验CO2的一系列操作和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组卷:498引用:16难度:0.9 -
7.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5难度:0.5 -
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1难度:0.5 -
10.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组卷:33引用:4难度:0.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
29.有一包固体混合物粉末,可能含有KMnO4、Fe粉、Ca(OH)2、CaCO3、NaCl、NH4HCO3六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
(1)取一定量固体,用磁铁吸引,无变化。再放于试管中微微加热一段时间,无氨味生成,则固体中一定没有
(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得到无色溶液,则固体中一定还有
(3)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向上层清液通入CO2气体,上层清液立即变浑浊,则固体中一定还含有组卷:8引用:3难度:0.5 -
30.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氧气
通过“红磷燃烧”的实验我们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暖宝宝贴”是冬天常见的取暖小物件,其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用“暖宝宝贴”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原理就是铁生锈消耗空气中氧气和水并放出热量。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广口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回答问题:
(1)成分中的食盐的作用是
(2)和红磷燃烧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有
(3)本次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4)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原因是
二、双氧水
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较多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2)实验结论: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3)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实验步骤: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
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0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④得出结论。
(5)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实验反思]依据实验一、实验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三、碳酸氢铵
如图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改进装置,
[查阅资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实验前首先要检查
(2)在烧杯中先加入水,然后向其中加入生石灰,烧杯A中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实现了反应所需的温度条件,说明该反应
(3)根据现象:
(4)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组卷:3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