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1 7:0:9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早晨(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农历六月初四),八年级一班同学小高听到如下新闻:航空工业首次公布军机命名,歼-20命名为“威龙”,歼-16命名为“潜龙”;7月起雪糕刺客或将无处遁形:经营者应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全国首部!宁波为公筷立法;中国篮球名人堂首届入堂规模确定:25人+1个集体;奔驰EQS450+先锋版推出付费解锁后轮转向功能:4998元/年;被越南赶超!韩国丢掉世界第一大方便面消费国位置,韩国网民意难平。回答1~2题。
听完以上内容,小高的感慨应该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80 -
2.早晨(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农历六月初四),八年级一班同学小高听到如下新闻:航空工业首次公布军机命名,歼-20命名为“威龙”,歼-16命名为“潜龙”;7月起雪糕刺客或将无处遁形:经营者应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全国首部!宁波为公筷立法;中国篮球名人堂首届入堂规模确定:25人+1个集体;奔驰EQS450+先锋版推出付费解锁后轮转向功能:4998元/年;被越南赶超!韩国丢掉世界第一大方便面消费国位置,韩国网民意难平。回答1~2题。
阅读以上材料后,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有的感悟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3.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行为,文明礼让、礼貌待人。十字路口让学生们先行,公交车上的孕妇、老人让座,不管是开车还是坐车,都要文明谦让,而不要与人产生争执,公交车上、地铁上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帮忙放行李等。对以上行为进行归类,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4.手机已深度渗透和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一些控制力不强的青少年被“俘虏”,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要走出“手机控”,青少年应( )
①拒绝使用手机,自觉远离网络
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控制上网时间,促进现实交往
④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组卷:203引用:22难度:0.7 -
5.甲同学认为,网络交往又具有积极作用,①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②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③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乙同学认为:网络交往只具有消极作用:①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的事情,也时常发生;②网络环境复杂,我们易成为其中的受害者和破坏者;③心理存在问题的人易染上网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面对甲乙同学的争论,请你针对他们的看法给一个综合的理性评价,应该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6.甲同学认为,网络交往又具有积极作用,①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②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③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乙同学认为:网络交往只具有消极作用:①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的事情,也时常发生;②网络环境复杂,我们易成为其中的受害者和破坏者;③心理存在问题的人易染上网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甲乙同学的争论给我们的启示正确的是( )
①网络生活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②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对负能量的信息要不予理睬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提高媒介素养,只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组卷:2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18题11分,19题13分,20题13分,21题12分,共49分)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网上流传着这么一篇作品《夜情之下最美的风景线——尊重平凡,才会更伟大》,现节选一部分:
疫情来了,解放军是美丽的,他们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疫情来了,医护人员是美丽的,他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疫情来了,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是美面的,他们不惧危险、坚强守护/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中,有这么一些人,也是无比美丽的,那就是我们的保安……我们正直、我们不阿/我们无惧、我们无悔/我们崇拜英雄/我们尊重奉献/我们爱家爱国/可我们,也不要忽视了这些默默的付出、不争的力量/尊重平凡,才会更伟大!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对“尊重平凡,才会更伟大”是如何理解的?
(2)为了做到“尊重平凡”,材料一中对我们落实实际行动有哪些启示?
材料二:在南宁举办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观众的文明观察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在高低杠项目此赛中,某位外国选手两次在同一动作上掉杠。为了鼓励她,现场观众都在拍手,最终,该选手顺利完成了所有动作。在场的运动员,教练员都认为,观众的掌声体现了包容和热情,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观众浓浓的暖意。
(3)阅读材料二,请从“礼”的角度分析材料中中国观众鼓掌行为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将这一行为发扬光大呢?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讲诚实,重诺言,守信用。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故意隐瞒行程会涉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称《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刑法》)等法律。一般来说,如果情节较为轻微,追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情节严重且引起了严重的后果,才适用《刑法》。
如果当事人故意隐瞒行程其导致了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可能会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样本采集、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另外,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有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有拒绝县级以上政府、疾控机构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的,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材料一: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世之本,在这个特别时期,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面对疫情,人民的力量高度凝聚。警察、医护人员等最美逆行者,用行动践行了他们对人民的承诺:科研工作者用生命与时间赛跑,疫苗研制马不停蹄;社区工作者尽职尽责,筑起疫情防火墙:更有大量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不计回报,为抗击疫情悄悄献力量……然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防控失责者有之,走亲访友、聚会打牌者有之,外出归来瞒报行程拒绝隔离者有之……这些失信的行为不仅是个人诚信中的污点,更为抗疫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要坚决与这些行为说不。
(1)阅读材料一,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二:1月23日,结阳市公安局洛城区分局发布通报:冯某某从省外某中风险地区到达浩城区后,在明知自己的健康码变为黄码并经相关部门短信再三提醒后,仍未向社区报备,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1月27日,绵阳江浦公安发布消息称,有人在微信群发布了一则涉疫信息:“自己借用他人健康码和行程码从高风险地区返乡回家过年”。经警方调查,瓯某发表不实言论。公安机关已依法作出裁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
(2)阅读材料二,冯某某和瓯某的行为属于不诚信行为,但他们却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说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二,冯某某和瓯某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结合相关链接判断他们触犯的可能是什么法律?
(4)结合相关链接和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冯某某和瓯某的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组卷:1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