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6/21 8:0:10
一、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318引用:14难度:0.8 -
2.空气中含有许多成分,其中含量高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组卷:49引用:2难度:0.6 -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组卷:133引用:1难度:0.8 -
4.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物质 唾液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6.6-7.1 3.5-4.5 6.3-6.6 7.6-8.0 组卷:79引用:5难度:0.6 -
5.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人体应合理摄入适量的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
组卷:128引用:1难度:0.7 -
6.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
组卷:177引用:6难度:0.6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
17.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皮蛋又名松花蛋,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士雄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痛,能散能敛”。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国际化潮流的涌动,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成为了外国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具有极高市场价值,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皮蛋的历史要追溯到明孝宗十七年的《竹屿山房杂部》,该书第一次提到“混沌子”,书中这样写到,把炭灰和石灰用盐水混合好,涂在蛋上,封存35天,就是皮蛋了;稍晚至明末,戴曦著的《养余月令》一书中,有“牛皮鸭子”的制法,“每百个用盐十两,栗炭灰(含K2CO3)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随着经验的累积,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液浸法是将氢氧化钠、盐、茶末等混合均匀后,配成液体,将选干净的鲜蛋浸泡一段时间,等待腌制成熟。涂泥法的原料与浸泡法基本一致,但是会在浸泡溶液中加入草木灰和黄泥制作成泥料。
优质皮蛋其内容物凝固完全:富有弹性。皮蛋凝胶的弹性是衡量其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物指标,而蛋白质的结构是其凝胶性质的基础。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凝胶的pH与游离碱度的均先迅速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在强碱的诱导下,皮蛋凝胶的形成经过了4个阶段:化清、凝圆、转色、成熟。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蛋白和蛋黄的pH和游离碱度变化分别如图1、图2所示。蛋黄主要是由33.8%的脂肪和14.5%的蛋白质组成,蛋黄凝胶的形成受水分和盐分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游离碱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是第
(2)皮蛋因含有碱性物质食用时有明显的涩味,可加入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具有极高市场价值
B.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
C.栗炭灰的浸出液呈碱性,是因为其中含的K2CO3是一种碱
D.蛋黄凝胶的形成仅受盐分的影响
(4)“牛皮鸭子”的制作过程中,栗炭灰与石灰泥【主要成分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pH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而蛋黄的pH仍逐渐上升,推测这种变化可能的原因有组卷:169引用:1难度:0.5 -
18.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中Zn的质量分数,取10.0g锌样品逐滴加入稀H2SO4,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药品,共用去稀H2SO4的质量为100.0g。反应后测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9.8g。
请计算:
(1)硫酸中硫、氧的元素质量比为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3)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组卷:26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