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皮蛋又名松花蛋,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士雄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痛,能散能敛”。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国际化潮流的涌动,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成为了外国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具有极高市场价值,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皮蛋的历史要追溯到明孝宗十七年的《竹屿山房杂部》,该书第一次提到“混沌子”,书中这样写到,把炭灰和石灰用盐水混合好,涂在蛋上,封存35天,就是皮蛋了;稍晚至明末,戴曦著的《养余月令》一书中,有“牛皮鸭子”的制法,“每百个用盐十两,栗炭灰(含K2CO3)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随着经验的累积,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液浸法是将氢氧化钠、盐、茶末等混合均匀后,配成液体,将选干净的鲜蛋浸泡一段时间,等待腌制成熟。涂泥法的原料与浸泡法基本一致,但是会在浸泡溶液中加入草木灰和黄泥制作成泥料。
优质皮蛋其内容物凝固完全:富有弹性。皮蛋凝胶的弹性是衡量其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物指标,而蛋白质的结构是其凝胶性质的基础。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凝胶的pH与游离碱度的均先迅速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在强碱的诱导下,皮蛋凝胶的形成经过了4个阶段:化清、凝圆、转色、成熟。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蛋白和蛋黄的pH和游离碱度变化分别如图1、图2所示。蛋黄主要是由33.8%的脂肪和14.5%的蛋白质组成,蛋黄凝胶的形成受水分和盐分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游离碱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是第
7
7
天。
(2)皮蛋因含有碱性物质食用时有明显的涩味,可加入
食醋
食醋
降低涩味。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D
CD

A.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具有极高市场价值
B.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
C.栗炭灰的浸出液呈碱性,是因为其中含的K2CO3是一种碱
D.蛋黄凝胶的形成仅受盐分的影响
(4)“牛皮鸭子”的制作过程中,栗炭灰与石灰泥【主要成分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K2CO3+Ca(OH)2=CaCO3↓+2KOH
K2CO3+Ca(OH)2=CaCO3↓+2KOH

(5)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pH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而蛋黄的pH仍逐渐上升,推测这种变化可能的原因有
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
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

【答案】7;食醋;CD;K2CO3+Ca(OH)2=CaCO3↓+2KOH;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NaOH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pH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0 8:0:9组卷:16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Na2CO3俗称纯碱,NaOH俗称烧碱,它们都是白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区别Na2CO3和NaOH两种溶液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加入澄清石灰水
    ②加入食盐水
    ③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④加入稀盐酸
    (2)敞口放置的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检验NaOH是否变质,可选用的方法是
     
    。 (填序号)
    ①加入澄清石灰水
    ②加入氯化钙溶液
    ③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④加入稀盐酸
    (3)纯碱可与CO2和H2O反应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但实验室却不用这个反应制取CO2,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已知在某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则该温度时,向饱和Na2CO3溶液中连续通入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布:2025/1/3 8:0:1组卷:4引用:2难度:0.5
  • 2.下列物质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68引用:3难度:0.5
  • 3.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各种酶都是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Cu2+、Ba2+、Ag+等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根据上述所给知识,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AgNO3、Ba(NO32、AgCl四种物质中,无毒的是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氯化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因氯化钡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
     
    (填序号).
    A、多饮糖水;B、饮用纯碱溶液;C、饮用食盐水;D、饮用硫酸钠溶液.

    发布:2024/12/25 17:30:2组卷:48引用:1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