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常德一中学业水平选择考地理试卷
发布:2024/6/9 8:0:9
一、选择题(每题3分)
-
1.葑田是在湖沼中用木桩作架,挑选荪根等水草与泥土排和,摊铺在架上,种植稻谷,亦称架田。葑田在水面飘浮,随水高下,不致淹没。历史时期葑田盛行,宋以后逐渐消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葑田曾大量分布于( )组卷:7引用:0难度:0.70 -
2.葑田是在湖沼中用木桩作架,挑选荪根等水草与泥土排和,摊铺在架上,种植稻谷,亦称架田。葑田在水面飘浮,随水高下,不致淹没。历史时期葑田盛行,宋以后逐渐消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农民建设葑田充分考虑了当地( )
①生态效益
②水位变化
③水域面积
④建设材料组卷:6引用:0难度:0.70 -
3.葑田是在湖沼中用木桩作架,挑选盐根等水草与泥土搀和,摊铺在架上,种植稻谷,亦称架田。葑田在水面飘浮,随水高下,不致淹没。历史时期葑田盛行,宋以后逐渐消亡。据此完成1~3题。
历史时期葑田开发的意义( )组卷:6引用:0难度:0.50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拉木伦河流域属西辽河上游,有近4000处古遗址,广泛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两岸的两级阶地上。近年考古发现,红山—夏家店下层时期,该地以种植业为主,夏家店上层时期,以畜牧业为主。研究表明,该地气候经历了多次暖湿、干冷的变化,其变化影响了河流阶地发育、水源变化及沙漠的进退等,进而对该地古文化的分布及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图示意西拉木伦河流域位置,下表为人类活动场所与地貌演化过程对应表(其中a表示年,BP表示距今)。年代/aBP 考古文化期 地貌演化过程 人类活动主要场所 <1000 辽 现代河流沉积物堆积时期 以一级阶地面为主,漫滩、二级阶地面、台塬面次之 1000 河流下切形成一级阶地 4000~2800 夏家店上层夏家店下层 一级阶地沉积物堆积时期 以二级阶地面为主,漫滩、台塬面和山麓次之 4000 河流下切形成二级阶地 6000~4000 红山—小河沿 二级阶地沉积物堆积时期 以黄土台塬面为主,漫滩次之 6000 河流下切形成黄土台塬和谷地 8000~6000 兴隆洼—赵宝沟 山间黄土堆积平原水系雏形出现 黄土平原和山麓地带
(2)指出从夏家店到辽时期,人类活动主要场所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夏家店上层时期该地农业活动由种植业转变为畜牧业的原因。组卷:3引用:3难度:0.5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花江干流是典型的平原冲积河流,河道两岸上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上下土层的冻融时间差异明显。大顶子山枢纽工程(127°10′E,46°05′N)运行后,下游近坝段河岸崩塌现象明显增多。科研人员选取典型河段D1、D2定量分析发现,河岸崩塌与考虑冻融情况吻合。图1示意该河段位置,图2、图3分别示意D1、D2观测断面崩塌总量预测统计。图中枯水期(12月16日-3月15日),涨水期(3月16日-5月31日),洪水期(6月1日-9月30日),退水期(10月1日-12月15日)。
(1)比较D1、D2两个断面年均冲刷崩塌总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2)大顶子山枢纽工程运行后,说明大坝下游近坝段河岸崩塌现象明显增多的原因。
(3)分析河岸退水期比涨水期冲刷崩塌总量大的原因。组卷: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