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8/3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最符合题意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稍有冲突,就说脏话、殴打他人,“得理不饶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了大矛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反击侵犯自己利益的人
③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
④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尊重,也都能做到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组卷:2引用:2难度:0.7 -
2.我国最新通过的《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就是指公共秩序。下列行为属于遵守公共秩序的是( )
①在旅游区自觉排队
②乘坐公交不自觉买票
③在图书馆不打电话
④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组卷:0引用:2难度:0.8 -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乱贴广告而视而不见组卷:15引用:7难度:0.7 -
4.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生活被“微信化”,常常会不自觉地掏出手机看、发微信。享受网络微信生活,我们应该( )
①抵御网络,杜绝网瘾,做生活的主人
②虚心听取老师和父母不浏览信息的建议
③增强自制力,不沉溺于网络微信空间
④遵守相关网络法律,恪守网络微信道德组卷:25引用:8难度:0.8 -
5.网络跟帖评论须实名认证;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发布、转载、删除信息或者干预呈现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该履行群组管理责任。这些互联网新规告诉我们( )
①任何时候都不能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
②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③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④网络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组卷:73引用:3难度:0.8 -
6.八年级小强,在家里是父母的开心果;在学校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同学们的好伙伴;在邻居眼里是“别人家”的好孩子;在商场是遵规守纪的好顾客……上述材料说明( )
①在社会中,我们拥有多重身份
②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不同
③社会关系复杂多变,影响生活
④社会关系是由人的身份决定的组卷:19引用:6难度:0.8 -
7.2021年5月22日,网民“胜者为王”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组卷:41引用:6难度:0.7 -
8.学校食堂的一幕:高年级的某同学仗着自己身材高大,强硬抢占了低年级某同学的位置,而且还顺利地买到了饭菜。对这一幕,你的正确评价是 ( )
组卷:65引用:21难度:0.9
二、主观题(5小题,共60分)
-
24.【享受网络文明交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7.53亿,其中中学生占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低于3岁。无孔不入的网络造成了一部分中学生沉溺于网络,学业荒废,行为失范,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请你针对中学生存在的上述现象,给他们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组卷:6引用:2难度:0.4 -
25.材料一: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车、摩托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有效预防和避免道路交通事故,永州交警按照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在辖区内积极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教育活动,消除驾驶人未系安全带、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等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全地区交警对于行人、非机动车辆闯红灯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行为,在永州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开曝光并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于醉酒驾车、涉牌涉证等犯罪行为,将给予刑事处罚。
材料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其中第十七条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材料一中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中学生应该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对于醉酒驾车、涉牌涉证等犯罪行为,将给予刑事处罚。”请说出犯罪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3)材料二中刑法修正案的修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组卷:2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