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7/5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是动物肝细胞中一种常见的细胞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2.“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说,改造1亿亩盐碱地来种植海水稻,可以多养活8千万到1亿人口。袁院士团队经过多年研究的“海水稻”品种生长已能耐受盐度达0.6%的水,可利用半咸水进行灌溉来节约淡水资源。2022年海水稻最高亩产已经达到698.4千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
3.蓝细菌的细胞质中同时含有ATP、NADPH、NADH和丙酮酸等中间代谢物。蓝细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除了利用水的光解产生ATP的途径1外,还存在一种只产生ATP不参与水光解的途径2。研究者构建了途径2被强化的工程菌K,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测定初始蓝细菌、工程菌K细胞质中ATP、NADH和NADPH含量,结果如表(注:图中数据单位为pmol/OD7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菌株 ATP NADH NADPH 初始蓝细菌 626 32 49 工程菌K 829 62 49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
4.蛋白D是某种小鼠正常发育所必需的物质,缺乏则表现为侏儒鼠。小鼠体内的A基因能控制该蛋白的合成,a基因则不能。A基因的表达受P序列(一段DNA序列)的调控,如图所示。P序列在形成精子时会去甲基化,传给子代能正常表达;在形成卵细胞时会甲基化(甲基化需要甲基化酶的参与),传给子代不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4难度:0.6 -
5.RNA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如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以下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6.斯万特•帕博研究团队通过发现了丹尼索瓦人化石,完成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测序,对人类的进化历史进行探索研究,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团队在山洞里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直接杂交后代,通过对大量化石的基因测序,发现他们的混血后代存活了下来,并将基因遗传给了下一代。该团队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现代人和上述已经灭绝的人类之间的线粒体DNA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7.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2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小微湿地,它们或是一方灵动的池塘,或是随处可见的小溪、农田。小微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等多种功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微湿地刚建成时投放了少量鲫鱼,一段时间后,鲫鱼种群密度不断变大。从种群的数量特征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某地新近建成的小微湿地是由一条旱溪改建为溪水潺潺、莲花朵朵的小微湿地,这说明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
(3)某天然湿地中植物种类多样,如水中有芦苇、荷花、浮萍、金鱼藻、水毛茛等,这反映了群落的
(4)微塑料易被水体动物误食。研究发现某湿地的A鱼消化道内有吞食的微塑料碎片,为判断微塑料在A鱼机体内是否存在生物富集现象,还需进一步比较组卷:4引用:2难度:0.5 -
21.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了嗜热厌氧杆菌H,以花生壳、玉米芯等为原料发酵生产生物燃料乙醇,以期提高农业废弃物的整体利用价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将取样器放入温泉底部取样,利用厌氧技术将样品稀释液接种到以纤维素为
(2)基于嗜热厌氧杆菌的特殊代谢能力(图a),研究人员构建了双功能醇醛脱氢酶基因(Adh)的过量表达载体,图b为构建表达载体时所需的关键条件。
①为保证双功能醇醛脱氢酶基因(Adh)能通过双酶切以正确方向插入质粒,需设计引物1和引物2,其中引物1包含图b中限制酶
②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嗜热厌氧杆菌,然后置于含有
(3)将构建的工程菌H进行摇瓶发酵,结果发现乙醇产量提高,副产物乙酸产量下降。结合其代谢途径,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4)嗜热厌氧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55~75℃,产物乙醇在温度超过50℃即可快速蒸馏出。相对于传统的发酵菌株,利用嗜热厌氧杆菌发酵产乙醇主要的优势有组卷: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