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16校联盟六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6/14 8: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引起春天湖水泛绿的主要生物类群是(  )

    组卷:171引用:9难度:0.6
  • 2.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原因是(  )

    组卷:122引用:14难度:0.5
  • 3.下列植物类群中,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的是(  )

    组卷:41引用:2难度:0.5
  • 4.下列与种子传播无关的果实特点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7
  • 5.下列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物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6.油松、苏铁、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原因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5
  • 7.完整种子胚的结构包括(  )

    组卷:469引用:125难度:0.9
  • 8.有经验的农民会选择在春天气温变暖,下过一场雨,将土地翻耕后,把种子播种到地里。根据这个背景,不能提出的关于种子萌发所需环境条件的假设是,种子萌发需要(  )

    组卷:20引用:3难度:0.5
  • 9.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生长提供(  )

    组卷:200引用:124难度:0.9
  • 10.用绿豆发豆芽,1千克绿豆可长出4-5千克绿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含量(  )

    组卷:106引用:3难度:0.3
  • 11.在对购买的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组卷:36引用:15难度:0.9

二、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 34.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选取多种实验材料进行了系列实验。
    实验一:将实验材料置于广口瓶中,密封放重4个小时(上午8~12点),然后将每种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如图1甲、乙所示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于表:

    实验结果记录表
    组别 材料 实验结果
    1 空广口瓶 蜡烛继续燃烧:石灰水无变化
    2 红薯的块根 蜡烛熄灭:石灰水变浑浊
    3 马铃薯的块茎
    4 新鲜韭菜叶(遮光)
    5 康乃馨的花
    6 樱桃番茄的果实
    7 萌发的绿豆种子
    8 煮熟的绿豆种子 蜡烛继续燃烧:石灰水无变化
    9 新鲜韭菜叶(见光)
    (1)实验中空广口瓶起到了
     
    作用。2-7组的广口瓶中,加入燃烧的蜡烛后,蜡烛灭,说明广口瓶中
     
    减少了:加水排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广口瓶中
     
    增多了。由此可知植物的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2)比较
     
    两组的实验结果,说明有活性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3)请推测第9组的实验结果为
     
    ,理由是
     

    实验二;称取6份绿豆种子,每份15克,分别使其萌发0、12、24、36、48和60小时后,将种子烘干,称其干重(有机物的重量),结果如图2所示。
    (4)由图2可知,随着种子萌发时间延长,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
     
    ,因为种子的萌发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
     

    (5)绿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中。

    组卷:74引用:2难度:0.4
  • 35.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碳中和”的意思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等,用生物学术语表达了要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生物的
     
    作用;自然界
     
    的分解;人类生活、生产中各种各样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碳的吸收只能通过植物的
     
    来完成。
    (3)要实现“碳中和”,需要从碳吸收和碳排放两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请分别针对碳吸收和碳排放各写出一种国家层面可采取的措施。
     
     

    (4)人类种群的命运取决于每个个体对待自然的态度,在维持生物圈碳一氧平衡上,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生活,请举出你生活中践行的低碳生活的一种做法: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