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广东省新高考化学试卷(选择性)

发布:2024/5/29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组卷:307引用:8难度:0.7
  • 2.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0引用:3难度:0.7
  • 3.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0引用:1难度:0.6
  • 4.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组卷:430引用:9难度:0.5
  • 5.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91引用:3难度:0.5
  • 6.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l-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27引用:10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 19.配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某有机物R能与Fe2+形成橙红色的配离子[FeR3]2+,该配离子可被HNO3氧化成淡蓝色的配离子[FeR3]3+
    ①基态Fe2+的3d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②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O
    -
    3
    +2[FeR3]2++3H+
     
    +2[FeR3]3++H2O。
    (2)某研究小组对(1)中②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用浓度分别为2.0、2.5、3.0mol•L-1的HNO3溶液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c([FeR3]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

    ①c(HNO3)=3.0mol•L-1时,在0~1min内,[FeR3]2+的平均消耗速率=
     

    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平衡后加水稀释,
    c
    [
    F
    e
    R
    3
    ]
    2
    +
    c
    [
    F
    e
    R
    3
    ]
    3
    +
    增大
    B.[FeR3]2+平衡转化率:α>α>α
    C.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随反应进程一直减小
    D.体系由橙红色转变为淡蓝色所需时间:t>t>t
    (3)R的衍生物L可用于分离稀土。溶液中某稀土离子(用M表示)与L存在平衡:
    M+L⇌MLㅤK1
    ML+L⇌ML2ㅤK2
    研究组配制了L起始浓度c0(L)=0.02mol•L-1、M与L起始浓度比c0(M)/c0(L)不同的系列溶液,反应平衡后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配体L上的某个特征H在三个物种L、ML、ML2中的化学位移不同,该特征H对应吸收峰的相对峰面积S(体系中所有特征H的总峰面积计为1)如下表。
    c0(M)/c0(L) S(L) S(ML) S(ML2
    0 1.00 0 0
    a x <0.01 0.64
    b <0.01 0.40 0.60
    【注】核磁共振氢谱中相对峰面积S之比等于吸收峰对应H的原子数目之比;“<0.01”表示未检测到。
    ①c0(M)/c0(L)=a时,x=
     

    ②c0(M)/c0(L)=b时,平衡浓度比c(ML2):c(ML)=
     

    (4)研究组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3)中M与L反应体系。当c0(L)=1.0×10-5mol•L-1时,测得平衡时各物种c/c0(L)随c0(M)/c0(L)的变化曲线如图2。c0(M)/c0(L)=0.51时,计算M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组卷:523引用:1难度:0.3
  • 20.室温下可见光催化合成技术,对于人工模仿自然界、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意义重大。一种基于CO、碘代烃类等,合成化合物vii的路线如图(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
     
    (写一种),其名称为
     

    (2)反应②中,化合物iii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iv,原子利用率为100%。y为
     

    (3)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消去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4)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反应过程中,有C—I键和H—O键断裂
    B.反应过程中,有C=O双键和C—O单键形成
    C.反应物i中,氧原子采取sp3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CO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π键
    (5)以苯、乙烯和CO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⑤的原理,合成化合物viii。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
     
    (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烯烃制醇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从苯出发,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组卷:482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