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8/26 11:0:13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古诗文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
    (5)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现自己虽然年迈,但仍壮志不改的诗句是:
     
     

    (8)对于那些心浮气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
     
     
    ”来劝告他们。

    组卷:65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练习。
    ㅤㅤ如果你来自北方,喜欢面食,可以点上一笼热气腾腾的柳叶蒸饺;如果你来自南方,一zhōng①_____(A.蛊 B.盅)好喝滋补的瓦罐汤,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尝尝福建本地的风味,由馄饨甲_____(A.演变 B.演绎)而来的沙县扁肉,皮②_____(A.báo  B.bó)馅大,再来一份放有花生酱的飘香拌面,两种美味,好吃不贵。大江南北,只要你走进乙_____(A.林间地头 B.街头巷尾)的“沙县小吃”,都能品尝到这些兼容南北风味的特色美食。
    ㅤㅤ沙县小吃,丙_____。历史上,沙县境内的居民,从中原地区南迁而来,沙县因此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中国小吃之乡的原因。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语境为②处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2)从括号内为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序号)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将下列内容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传于当代
    ②盛于明清
    ③兴于唐宋
    ④被称为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组卷:7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70分)

  •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B.首句中的“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凉景况。
    C.第二句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喜爱与崇拜。
    D.“应傍战场开”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蕴含着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结合诗句内容及写作背景,简要分析这些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组卷:33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70分)

  • 8.班级开展《西游记》阅读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①文段描写的人物是:
     
    关注情节 还未曾坐得稳,只听又叫“师父救人啊!”长老抬头看时,原来是个小孩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树上…… ②“小孩童”“吊在那树上”的原因是:
     
    关注评价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一遇到困难就嚷嚷着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形象。
    ③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的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
     

    组卷:79引用:2难度:0.5

三、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ㅤㅤ前行的动力,可以是最暖的亲情、最纯的友情、最初的梦想……不管前方有多大的风浪,我依然相信这些力量,它们指引着我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ㅤㅤ一路前行,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思考?请以《前行的动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