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上)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8/22 0:0: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

  • 1.品味与时尚并存的哈尔滨一直行走在打造幸福的路上,在不断的发展中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结合图示及文字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氮气填充霓虹灯 新能源汽车 聚乙烯塑料制薄膜大棚 化肥促进粮食增产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2.“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3.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8
  • 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5.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丁香花开,香满冰城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氧气加压液化可以装入钢瓶中 加压后,分子变小
    D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6.除去如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木炭粉 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
    B NaCl Na2SO4 加入Ba(NO32溶液,过滤
    C MnO2 K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H2O NaCl 向水中加入活性炭吸附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二、填空题(每空2分)

  • 2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Ⅰ.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Ⅱ.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溶液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Ⅲ.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
    (1)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表探究。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 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实验验证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
     
    ,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i.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ii.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
     
    ,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2)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组卷:12引用:1难度:0.3
  • 23.实验小组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1)制备Fe(OH)3胶体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 迅速出现
    2 向40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写出实验1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
     
    (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
     
    或强碱,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
    (2)Fe(OH)3胶体的性质
    资料:
    Ⅰ.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Ⅱ.固体FeCl3易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Ⅲ.Fe3+检验:若待测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待测液中含有Fe3+
    实验4:取5mL实验3得到的液体于蒸发皿中,继续加热,待蒸发皿中液体变为黏稠状,罩上漏斗,可观察到漏斗内出现棕褐色的烟,且有棕褐色固体附着在漏斗的内壁上。继续加热,蒸发皿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
    ①根据资料,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
     
    (填化学式)。
    ②设计检验蒸发皿中红棕色固体中阳离子的方案:
     

    (3)研究表明:Fe(OH)3胶体可净化水中的砷酸,砷酸浓度较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不同pH时,测得溶液中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图。pH为
     
    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
     


    (4)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
     

    组卷:4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