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7/19 8: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当你“打哈欠”时,可能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直接影响了(  )

    组卷:50引用:8难度:0.6
  • 2.“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是中国传统健身法,可强身健体。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

    组卷:376引用:19难度:0.5
  • 3.人们对榴莲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感受,有些人觉得香、有些人觉得臭。而不同感受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部位所产生(  )

    组卷:23引用:5难度:0.7
  • 4.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47引用:10难度:0.5
  • 5.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所做的反射实验中,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立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8引用:4难度:0.5
  • 6.教育部发布“睡眠令”,要求初中生的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若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某种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发育延迟,身材矮小。分泌这种激素的腺体是(  )

    组卷:248引用:8难度:0.5
  • 7.被试者闭上眼睛体验膝跳反射活动。参考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8.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精彩纷呈的冰雪项目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下列关于运动员各种运动的产生和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 9.“碳中和”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人类的一些活动抵消。下列人类活动利于“碳中和”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6
  • 1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27引用:9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 30.每种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视觉世界。生活在泥沙中的扇贝仅具有感光作用的眼睛,来帮助它们区分白天黑夜;蜜蜂可以感知多种颜色以区分花朵,如果周围漆黑一片,那么将如同海底的盲鳗一样失去眼睛。虽然不同动物拥有着不同功能的眼睛,但是这些眼睛都满足了它们对生存的需求,这也是瑰丽多姿的生物世界的奇妙所在。

    (1)根据题干信息,某些动物眼睛结构简单,只能感知明暗变化或分辨方向,而复杂的眼睛则得益于完善的折光系统,即外界光线通过眼球的
     
    、瞳孔、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后,能在
     
    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观察图1,夜行性动物的眼球瞳孔更大且晶状体更
     
    ,有利于光线
     
    。有人认为“眼睛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只有复杂的眼睛才能帮助动物适应环境。”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
     

    (3)眼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结构。青少年要科学用眼,保护视力。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min)、阅读30min和60min时眼球前后径,结果如图2。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
     
    ,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原因之一。
    (4)除弱光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视力。请写出一条学习生活中保护视力的措施
     

    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31.微生物是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地球上微生物的诞生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远早于人类的诞生。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十分密切。
    (1)2200年前的《吕氏春秋》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此“菌”就是可食用的蘑菇(如图)。蘑菇能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它散布在培养基中,细而多。[②]菌褶内散放出的
     
    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新个体。
    (2)我们的祖先从上古时代就已经能够利用微生物制作出许多具有一定形态或风味的发酵食品。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她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做了如下探究(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过程中的第四步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步骤中的
     
    。容器加盖的原因是
     
    。根据实验结果,小华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
     

    组别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3)十七世纪时,列文虎克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菌,这是人类真正认识微生物的开始。小华在上述实验后,从甲组容器中取少许液体制成临时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中有明显的透亮“小滴”,即
     
    ,用碘液染色,还可以看到被染上颜色的
     
    和淀粉粒。
    (4)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将患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引起花叶病。这个实验证明
     
    。直到二十世纪初,科学家才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此后,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才日臻完善。

    组卷:18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