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7/24 8:0:9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
1.2023年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_____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组卷:24引用:7难度:0.7 -
2.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10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 )
组卷:18引用:22难度:0.7 -
3.下列生活片段,让人感受到集体温暖的有( )
①期末考试,同桌主动偷偷为我送正确答案。
②下雨天,学校为没带雨具的同学准备了雨伞。
③我生病在家,同学打来电话问候,并为我辅导当天的课。
④打篮球,邻班的一位同学不小心肘击到了我的鼻子,献血直流,我班几位“好友”一拥向前,准备为我“报仇”。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4.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古语蕴含的道理是( )
①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②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③个人的作用对集体发展微不足道
④集体为个人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组卷:4引用:1难度:0.5 -
5.小强是个“多面手”:他是七年级三班的一名成员,他遵守纪律,努力学习;他是班里篮球队队长,他带领球队屡创佳绩;他还是班里的班长,他积极关心帮助每一位同学,争创优秀班集体。可见( )
①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
②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③承担责任可以自主选择,有些责任可以不承担
④我们要让个人的节奏和不同集体的旋律相协调组卷:7引用:1难度:0.8
三、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横线上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24分)
-
16.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后,明明兴奋的说:“法律真是个好东西,它让所有的人不敢在公共图书馆大声喧呼、不敢在开车时因小事而与人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判断:
理由:组卷:10引用:1难度:0.4
四、生活实践(共24分)
-
17.为了加强学校法治建设,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杜绝校园欺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2023年2月20日,我县某中学特邀县法院张庭长来校给七年级全体师生做法制专题教育活动。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你参与其中。
环节一:以案说法,感受法律
张庭长给师生们展示了几则法律案例:案例一:居民李某平时喜欢跳广场舞,便在自家二楼走廊跳起“广场舞”,严重影响到邻居钟某。钟某屡次进行劝说无效,导致钟某和李某相互谩骂,产生了纠纷。辖区派出所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双方进行调解,以事实为依据,分析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噪音扰民的危害等。最终,经过调解,双方握手言和。
案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2023年4月3日上午10时30分许,张某明非法开采黄河砂出售案件在佳县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公开宣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以来,宣判的首例涉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件。
案例三:2023年4月,中纪委监委共查获了江苏省人大副主任刘捍东等三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副部级干部。在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压力下,反腐零容忍,没有任何禁区。
(1)结合案例一请你谈一下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案例二、三中感悟到了法律的哪些道理。
环节二:学法知法,护航青春
为了让学生们学习法律,用法律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张庭长跟同学们一块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知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知识二:截至2015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196个国家的批准,是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
知识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民典法》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抚养费的权利;《劳动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环节三:与法同行,伴法成长
为了巩固本次的活动成果,张庭长要求七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出一期以“与法同行”为主题的手抄报,旨在提升全体学生的法治意识,共建法治中国。
【我行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本期手抄报中应该包含哪些法律观点。组卷:2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