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中考物理四模试卷

发布:2024/5/9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 1.小红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手指不断变化按压琴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  )

    组卷:1236引用:22难度:0.8
  • 2.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组卷:203引用:2难度:0.5
  • 3.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112引用:3难度:0.8
  • 4.下列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的方向。炎热晴朗的夏夜,我市老坝港海边的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循环流动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组卷:432引用:11难度:0.7
  • 5.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关于返回舱返回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52引用:9难度:0.8
  • 6.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组卷:2524引用:23难度:0.8
  • 7.甲、乙两个底面积和质量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分别盛有A、B两种液体,将同一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小球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92引用:10难度:0.5
  • 8.如图所示,A和B两个材料相同的正方体分别以①、②、③三种方式放置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关系是v1<v2<v3,下列说法中正确有几个(  )
    ①F1<F2<F3
    ②三种情况中A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f2=f3>f1
    ③F1=F2=F3
    ④三种情况中B物体下表面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2<f′1<f′3

    组卷:513引用:2难度:0.7
  • 9.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能时,引入了“绝缘体”的概念,其中属于假想,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  )

    组卷:786引用:44难度:0.9
  • 10.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0.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据此判断(  )

    组卷:579引用:8难度:0.6
  • 11.小宁设计了一个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教室里,一个开关S控制电灯L1和L2,若一盏灯出现断路,不影响另一盏灯的工作。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既符合上述设计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组卷:193引用:6难度:0.8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其中27题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 32.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以相同初速度冲上斜坡后运动的最大距离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和小华思考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斜坡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他们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角度θ(可改变)倾斜固定,并找来质量不同的小木块若干、较光滑的斜面M(物块在斜面M上滑动时可忽略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和轻弹簧P等实验器材进行探究。
    (1)他们上网查找得知:初速度相同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路面滑行时,路面越粗糙,汽车滑行的距离越短。由此他们思考认为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起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时将质量
    的小木块从斜面M的
    高度自由滑下,就可以使木块以
    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通过比较木块冲上长木板的最大距离就可以验证猜想二(以上三格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小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认为只要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分别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自由释放,也可以验证猜想二。老师告诉小华这一设计方案是不可行的,理由是:

    (3)他们保持长木板的粗糙程度和木块的初速度相同,分别改变木块的质量m和长木板的倾角θ,测得木块冲上长木板后运动的最大距离x,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m/kg 1.2 1.0 0.5 0.3
    θ/度 10 20 30 30 40 45 45 50 55 55 60 65
    x/m 1.76 1.57 1.45 1.45 1.38 1.37 1.37 1.36 1.37 1.37 1.39 1.42
    分析数据可知:
    ①最大距离x与质量m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最大距离x随长木板倾角θ变化的关系是:θ角增大时,

    组卷:176引用:6难度:0.4
  • 33.归纳式探究——研究平行导线之间的作用力: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甲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实验次数 l/m I1/A I2/A r/m F/N
    1 1 0.2 0.2 0.1 1.0×10-7
    2 1 0.1 0.2 0.1 0.5×10-7
    3 1.5 0.2 0.2 0.1 1.5×10-7
    4 1 0.2 0.2 0.05 2.0×10-7
    5 1.5 0.2 0.4 0.1 3.0×10-7
    (1)可见,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而且,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

    (2)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和I2、导线的长度l、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实验数据如图表所示:
    ①对于距离一定的两根平行导线,如果保持通入电流I1、I2大小不变,导体所受到的力F与导线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乙中的图线
    来表示。
    ②两平行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F的表达式为F=k
    (其中k为常数),k=
    (填数值和单位)。
    ③若要使长度和电流一定的两根通电导线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增大,则可以

    ④两根长度是2m、间距是0.2m的直导线,一根导线中的电流是0.4A,要产生5×10-7N的作用力,则另一根导线中的电流是
    A。

    组卷:64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