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上册《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8/3 8:0:9
一、选择题
-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
组卷:356引用:5难度:0.7 -
2.引起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24引用:7难度:0.9 -
3.下列措施中,不宜用于博物馆保存枪支大炮等铁质文物的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9 -
4.下列关于废旧手机中的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72引用:9难度:0.9
三、实验题
-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金属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晓峰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A、B、C三个实验(已将铁丝和银丝表面打磨光亮)。
①A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②B实验的目的是
③C实验中,当烧杯内盛有
④向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A.滤纸上一定没有铜
B.滤纸上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盐酸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
(2)探究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芳芳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进行实验。实验时,将一枚光亮洁净的钢钉放入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钢钉表面出现
②试管底部出现黑色固体,该黑色固体可能是
③结论:食盐水可以加快铁的锈蚀。经讨论,兴趣小组的同组同学认为芳芳设计的实验不足以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应该补充的实验是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14.小英同学从资料中得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实验回顾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煅烧前没有变化。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
实验重现:
小英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铁粉、活性炭粉、食盐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涂在用铁片折成的连续的Z形架表面,然后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
(1)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有:
(2)此实验用氧气替代空气的主要目的是
(3)实验室里现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以及如图仪器: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B
②利用上述药品、仪器制取少量纯净氧气,其简易制取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
总结与反思:
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称量时打开了盖,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你认为质量增大的原因是组卷:112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