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2023年单元测试卷(A)(九)
发布:2024/8/29 15:0:9
一、选择题
-
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组卷:336引用:15难度:0.6 -
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48引用:7难度:0.7 -
3.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组卷:28引用:4难度:0.8 -
4.2020年5月1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预防森林火灾,应张贴的标志是( )
组卷:34引用:3难度:0.8 -
5.将棉手帕放入白酒中浸湿,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烧不坏的棉手帕”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23引用:16难度:0.7 -
6.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8 -
7.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灭火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组卷:14引用:6难度:0.7 -
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9.石灰氮是一种固态肥料,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N2 +3H2O═CaCO3+2X,则X的化学式为( )
组卷:95引用:9难度:0.6
八、科学探究题
-
2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请根据燃烧的条件或灭火的原理解释下列现象。
①如图1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②钻木取火原理是
(2)发射“嫦娥五号”火箭所用燃料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在点燃的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将图中A、B框中的微粒补画齐全。
(4)用图3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约为40℃,无烟煤的着火点约为700℃)。
①该实验体现了铜片的
②若想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需要在铜片两端分别放等量的
③将两块白磷分别放在铜片两端,将一块白磷用沙子盖上,是为了验证组卷:8引用:2难度:0.8 -
28.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Ⅰ.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条件,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已知的“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种气体,水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②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白色)遇水后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按图2所示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②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③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并固定活塞位置;④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装置C中干燥管内没有出现蓝色;
②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③装置D中烧杯内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装置B的作用是
(2)装置C的作用是
(3)写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组卷:2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