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7/23 8:0:8
一.单项选择(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 )
组卷:20引用:5难度:0.7 -
2.2022年5月,某社区开展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宣传栏前,家长们议论纷纷。以下观点你赞同的是( )
组卷:148引用:8难度:0.8 -
3.近年来,某市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深入校园讲好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授交通安全知识。公安交管部门此举有利于( )
①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②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③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④杜绝青少年的交通违法行为组卷:8引用:1难度:0.9 -
4.近年来,我国定期开展“护苗”行动:集中清理夹杂“黄暴毒”、宣扬邪教迷信等有害内容的少儿出版物,督促网络平台实施“青少年模式”并切实发挥作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①司法保护
②网络保护
③政府保护
④家庭保护组卷:10引用:4难度:0.6 -
5.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可取的做法是( )
①家丑不可外扬,独自默默地承受
②离家出走,与父母断绝一切关系
③向老师、朋友或其他亲人求助
④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组卷:6引用:1难度:0.7 -
6.2022年10月9日,由樊振东、马龙和王楚钦出阵的中国队以3:0击败欧洲劲旅德国队,实现世乒赛男团十连冠,这也是中国队第22次捧得男团冠军奖杯斯韦思林杯。这启示我们( )
①愿景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建设美好集体就应该放弃竞争
③只要团结合作就能成就任何事业
④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组卷:0引用:1难度:0.8 -
7.中学生小丽在日记中写到:“我一天天长大,逐渐对责任有了了解——在家里,我是家庭成员,要孝亲敬长,促进家庭和谐;在班里,我是学生,要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利益;在公园里,我是游客,要遵守公共秩序。”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②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
③责任来自法律规定
④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有利于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的生活组卷:10引用:3难度:0.8 -
8.某校七年级(1)班有一股永不服输的豪气,班级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在与兄弟班级的竞赛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上同学都有学习目标,大家在学习中开展竞赛,你追我赶,互相帮助,成绩都很优秀。上述材料说明( )
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②在集体生活中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③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④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是无所不能的组卷:25引用:9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满分60分)
-
23.【法律保障生活】
材料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广发关注。2021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依法带娃”时代,完善了这方面的法律空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强调,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相关犯罪,依法严惩“数据黑企”“行业内鬼”及批量泄露、买卖、“暗网”交易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
(2)材料中“两个依法严惩”让你认识到法律起到怎样的作用?组卷:24引用:1难度:0.3 -
24.【法律伴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以下两则材料。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参与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该判处重刑的坚决依法判处:通过家庭教育令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开展司法与政府、家庭、学校、社区保护联动机制试点,共同保护祖国的明天。
(1)为什么要将司法与政府、家庭、学校、社区保护联动起来,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将司法与政府、家庭、学校、社区保护联动起来,有什么好处?
材料二:在某楼盘工作的三名外来务工人员,在追讨被扣的500元带班费的过程中将包工头打成重伤,致对方十级伤残。当地法院审结了该起因工资被扣而引发的健康权纠纷,三名务工人员都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警示?组卷:5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