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4 6:0:3

一、(23分)

  • 1.班级举行“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主题活动,小语同学写了一段开场词,请你改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同学们,大家好!人生百味,各有诗情。诗意是情感的一缕芳香,是我们感知到的源自世界和自我内心最美、最真的情意。诗意在哪里?诗意是红的樱花浪漫的盛开,是云层上的候鸟壮阔的迁徒,是母亲对游子的首期盼,是我们对光辉历史的追素回忆……你的心灵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令你颤栗、令你叹息的美好之物、美好之情、美好之境,皆为诗意。让我们用审美的心品味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
    (1)
     
    改为
     

    (2)
     
    改为
     

    (3)
     

    (4)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2.小文同学在活动中写了感言,其中多处引用古诗文,请你将空缺处填写完整。
          诗意在生活中流淌。春日,满树盛开的繁花会让你想起《庭中有奇树》中①“
     
     
    ”的美丽景象;夏天,一泓清澈的泉水和水中欢快的鱼儿,会让你想起②“
     
     
    ”(吴均《与朱元思书》);秋天,山上火红的枫叶和静美的晚照,会让你想起③“
     
     
    ”(王绩《野望》);冬天,高大的松柏在寒风中挺拔傲立,会让你想到(刘桢《赠从弟》)中“风声一何盛,④
     
    ”,并用以自勉;置身在山林和江畔,看到晨昏景物的变化,你不禁想到⑤“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⑥
     
    ”(⑦
     
    (作者)的《答谢中书书》)。这些诗意弥散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你善于发现,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诗意随处可寻。

    组卷:26引用:1难度:0.5

二、(44分)

  • 6.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现在你明白了,胜利的游击战争,要求这些根本的东西:不惧怕、迅速、聪明的计划、活动性、秘密性,在行动中的突然出奇和坚决。缺乏任何一件,游击队是很难获取胜利的。他们必须要迅速,不然敌人会增援。他们必须是流动而有伸缩性的,不然他们就失掉运动战的优点。最后,游击队必须取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参加,只有在群众掩护执行,游击战争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彭德怀在瞭望台上踱着,每次话说完了一点之后,就走回到我所坐着的写字桌前。这次他突然地停止了,站在那里深思地回想着。他说:“没有事情,绝对没有事情,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即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它才生长起来的。我记得一九二八年冬天,我的军队只剩下两千多人。国民党军队焚毁了包围区域三百里内的一切房屋,抢夺了那里一切的食粮以后,把我们封锁住。我们没有布,用树皮来做短的里衣,切断我们的裤脚来做鞋子。我们都病了,饥饿到半死了。农民也不比我们好,我们决不轻动他们仅有的东西。可是农民从地下挖出他们隐藏下来的粮食给我们吃,他们自己只吃红薯和野菜。他们仇恨白军焚烧他们的房屋,抢劫他们的粮食。在我们来到以前,他们已经和地主捐税征收者战争过,所以他们欢迎我们。许多人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几乎一切的人都尽力帮助我们。他们是盼望我们能战胜的!因为这种缘故,我们继续战争着,冲破了封锁。”
          他转脸对着我说:“战术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人民大多数不拥护我们,我们是不能生存的。我们并不是别的东西,只是人民打击他们的压迫者的拳头而已!”
          我深感到在他的语言后面的坚决的信心。我很清楚地感觉到,这个“反叛者”,是具有很伟大的一副心肠的!
    (选自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材料二】
          可是在路两旁半里路开外,是非常不安全的。许多的红军战士,冒险去放一只羊吃草,就没有走回来。山里的人们,埋伏在深密的树林里,暗中射杀前进的“侵入者”。他们爬上了高山,等红军排队走过那里,他们就从山上滚下大块的圆石头,攻打红军的士兵和牲口。在这里没有机会去“解释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没有机会去进行友谊的联络。他们的女主人,对于任何汉人,有种不可解的传统上的仇恨,对于红军与白匪,不承认有任何的分别。她恫吓她的属下如有帮助那过路的人,她都要把他活活煮死。
          除了用抢夺的方法以外,不能得到任何食物的红军,只好用战争来抢夺一些牛。那时他们有一句话:“买一只羊,要付一个红军战士的性命的代价。”可是从藏民的田地上,他们收割了绿色的西藏麦子和甜菜、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那些萝卜很大,够“十五个人吃”。用这样少得可怜的给养,他们渡过了大草地。毛泽东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将来我们一定要偿还藏民——这笔我们不得不从他们这里抢夺过来的给养。”
          只有俘虏了部族人,他们才能够得到引路的人。红军和这些引路人,结成了很好的朋友,这些人,出了藏区边界,还继续跟着红军前进。有一些现在是陕西党校的学生,将来有一日他们回去时,会告诉他们的人民“红色汉人”与“白色汉人”之间是有分别的。
          在大草地中,走了十天,没有人烟。十天中几乎是不断下雨,落在这一带湿地上。只有循着本地山里人所认识的一些纵横交叉的窄狭的足印,才能穿过它的中部。在这里红军又损失了一些牲口和人。有许多人沉没入这种湿草的沼泽里,在他们的同志还没有来得及拯救的时候,他们已经没入水草看不见了。这里没有柴火,他们不得不吃青的麦粒和生的蔬菜。这里甚至没有树木来藏身,而行军轻便的红军又是没有带着帐篷的。在晚上,他们大家拥挤在一块芦苇下过夜,这是不能遮雨的。可是在这种艰苦锻炼中,他们胜利地渡过了草地——至少比起那些追赶他们的白军们来我们可以这样说。那些白军迷失了他们的路,看到摸索回去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没有受损失。
    (选自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材料三】
    红军“惟一的外债”      长征途中,红军进入雪山草地附近地区后,由于人烟稀少,筹粮非常困难。有些地区的藏民在国民党和上层反动分子蛊惑下坚壁清野。当时能保障部队生存的惟一办法,就是收割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的青稞,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奇特的筹粮方式—“留条(牌)借粮”。
          当时,红军总政治部规定,只在万不得已时,才许到藏民田中去收割麦子,而且首先收割土司的。收割完后,红军将所收数量和原因用墨水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藏民回来后,可拿这木牌向红军部队领回价钱,这是红军找不到群众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肖锋在《长征日记》中说,许多红军将士一边吃,一边心里感到难过。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这是红军“惟一的外债”,全国解放后,毛泽东还牵挂着此事,指示川西和西康地区的地方领导向藏民做适当补偿。
    (选自2007年7月3日《解放军报》第11版)【材料四】
    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注释】①1935年,张爱萍将军在长征途中,描写了红军过草地时的生活。
    (1)请根据材料一,帮助斯诺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
    采访时间 1936年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
    采访目的
     
    采访对象 彭德怀
    采访问题
     

     
    (2)彭德怀说:“红军是人民的军队”,阅读前三则材料,下列选项内容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材料一中,彭德怀的军队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封锁,红军为了自身生存,最终奋勇杀敌,冲破了封锁。
    B.彭德怀说:“我们并不是别的东西,只是人民打击他们的压迫者的拳头而已。”这体现红军作战的宗旨是帮助人民反抗压迫,一切为了人民。
    C.“惟一的外债”是过草地时红军迫不得已吃了藏民的食物,解放后,毛主席指示予以补偿。“惟一”体现红军除此之外未曾占用农民的资产。
    D.材料三中,“许多红军一边吃,一边心里感到难过”是因为他们尽管插了木牌,承诺补偿藏民,但是还是心存愧疚和担忧。
    (3)阅读前三则材料,从毛泽东和彭德怀身上,我们能看出红军领导者有哪些卓越的品质?
    (4)“阅读纪实作品,最终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具体内容,分析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组卷:37引用:1难度:0.5

三、(33分)

  • 7.写作。
          朱德母亲钟太夫人告诫子女们:“要做一个勤劳、善良、足够勇敢、不畏艰难的人。”她的话平实质朴,蕴含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对子女最真挚的母爱、最深刻的教诲。
          居里夫人在最简陋的环境里进行着艰巨的科学实验,可她却说:“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她的话独具慧心,流露着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专注忘我、沉醉科学的精神。
          她们的话像诗一样隽永,影响了她们的儿女,也影响了世界。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人,他们尽管平凡,可是他们的一些话语像诗一样,或清新明丽、或质朴无华、或灵秀风趣、或意味深长……话如其人,让我们难以忘怀。
          请以“他(她)的话像诗一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