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现在你明白了,胜利的游击战争,要求这些根本的东西:不惧怕、迅速、聪明的计划、活动性、秘密性,在行动中的突然出奇和坚决。缺乏任何一件,游击队是很难获取胜利的。他们必须要迅速,不然敌人会增援。他们必须是流动而有伸缩性的,不然他们就失掉运动战的优点。最后,游击队必须取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参加,只有在群众掩护执行,游击战争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彭德怀在瞭望台上踱着,每次话说完了一点之后,就走回到我所坐着的写字桌前。这次他突然地停止了,站在那里深思地回想着。他说:“没有事情,绝对没有事情,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即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它才生长起来的。我记得一九二八年冬天,我的军队只剩下两千多人。国民党军队焚毁了包围区域三百里内的一切房屋,抢夺了那里一切的食粮以后,把我们封锁住。我们没有布,用树皮来做短的里衣,切断我们的裤脚来做鞋子。我们都病了,饥饿到半死了。农民也不比我们好,我们决不轻动他们仅有的东西。可是农民从地下挖出他们隐藏下来的粮食给我们吃,他们自己只吃红薯和野菜。他们仇恨白军焚烧他们的房屋,抢劫他们的粮食。在我们来到以前,他们已经和地主捐税征收者战争过,所以他们欢迎我们。许多人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几乎一切的人都尽力帮助我们。他们是盼望我们能战胜的!因为这种缘故,我们继续战争着,冲破了封锁。”
他转脸对着我说:“战术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人民大多数不拥护我们,我们是不能生存的。我们并不是别的东西,只是人民打击他们的压迫者的拳头而已!”
我深感到在他的语言后面的坚决的信心。我很清楚地感觉到,这个“反叛者”,是具有很伟大的一副心肠的!
(选自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材料二】
可是在路两旁半里路开外,是非常不安全的。许多的红军战士,冒险去放一只羊吃草,就没有走回来。山里的人们,埋伏在深密的树林里,暗中射杀前进的“侵入者”。他们爬上了高山,等红军排队走过那里,他们就从山上滚下大块的圆石头,攻打红军的士兵和牲口。在这里没有机会去“解释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没有机会去进行友谊的联络。他们的女主人,对于任何汉人,有种不可解的传统上的仇恨,对于红军与白匪,不承认有任何的分别。她恫吓她的属下如有帮助那过路的人,她都要把他活活煮死。
除了用抢夺的方法以外,不能得到任何食物的红军,只好用战争来抢夺一些牛。那时他们有一句话:“买一只羊,要付一个红军战士的性命的代价。”可是从藏民的田地上,他们收割了绿色的西藏麦子和甜菜、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那些萝卜很大,够“十五个人吃”。用这样少得可怜的给养,他们渡过了大草地。毛泽东对我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将来我们一定要偿还藏民——这笔我们不得不从他们这里抢夺过来的给养。”
只有俘虏了部族人,他们才能够得到引路的人。红军和这些引路人,结成了很好的朋友,这些人,出了藏区边界,还继续跟着红军前进。有一些现在是陕西党校的学生,将来有一日他们回去时,会告诉他们的人民“红色汉人”与“白色汉人”之间是有分别的。
在大草地中,走了十天,没有人烟。十天中几乎是不断下雨,落在这一带湿地上。只有循着本地山里人所认识的一些纵横交叉的窄狭的足印,才能穿过它的中部。在这里红军又损失了一些牲口和人。有许多人沉没入这种湿草的沼泽里,在他们的同志还没有来得及拯救的时候,他们已经没入水草看不见了。这里没有柴火,他们不得不吃青的麦粒和生的蔬菜。这里甚至没有树木来藏身,而行军轻便的红军又是没有带着帐篷的。在晚上,他们大家拥挤在一块芦苇下过夜,这是不能遮雨的。可是在这种艰苦锻炼中,他们胜利地渡过了草地——至少比起那些追赶他们的白军们来我们可以这样说。那些白军迷失了他们的路,看到摸索回去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没有受损失。
(选自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材料三】
红军“惟一的外债” 长征途中,红军进入雪山草地附近地区后,由于人烟稀少,筹粮非常困难。有些地区的藏民在国民党和上层反动分子蛊惑下坚壁清野。当时能保障部队生存的惟一办法,就是收割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的青稞,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奇特的筹粮方式—“留条(牌)借粮”。
当时,红军总政治部规定,只在万不得已时,才许到藏民田中去收割麦子,而且首先收割土司的。收割完后,红军将所收数量和原因用墨水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藏民回来后,可拿这木牌向红军部队领回价钱,这是红军找不到群众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肖锋在《长征日记》中说,许多红军将士一边吃,一边心里感到难过。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这是红军“惟一的外债”,全国解放后,毛泽东还牵挂着此事,指示川西和西康地区的地方领导向藏民做适当补偿。
(选自2007年7月3日《解放军报》第11版)【材料四】
过草地①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注释】①1935年,张爱萍将军在长征途中,描写了红军过草地时的生活。
(1)请根据材料一,帮助斯诺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
采访时间 | 1936年 |
采访方式 | 深度访谈 |
采访目的 | ① 了解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源。 了解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源。 |
采访对象 | 彭德怀 |
采访问题 | ② 游击战争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游击战争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③ 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
A
A
A.材料一中,彭德怀的军队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封锁,红军为了自身生存,最终奋勇杀敌,冲破了封锁。
B.彭德怀说:“我们并不是别的东西,只是人民打击他们的压迫者的拳头而已。”这体现红军作战的宗旨是帮助人民反抗压迫,一切为了人民。
C.“惟一的外债”是过草地时红军迫不得已吃了藏民的食物,解放后,毛主席指示予以补偿。“惟一”体现红军除此之外未曾占用农民的资产。
D.材料三中,“许多红军一边吃,一边心里感到难过”是因为他们尽管插了木牌,承诺补偿藏民,但是还是心存愧疚和担忧。
(3)阅读前三则材料,从毛泽东和彭德怀身上,我们能看出红军领导者有哪些卓越的品质?
(4)“阅读纪实作品,最终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具体内容,分析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答案】了解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源。;游击战争取胜的关键是什么?;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4 6:0:3组卷:3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为了弘扬这一优秀文化,零陵区某中学将举行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辨诗句】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诗词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一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任务二:诉心言】活动中将举行“古诗词吟诵”比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开场白,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任务三:书箴言】活动结束时,语文老师以对联的形式为本次活动作结。不过老师只说出了下联,请你选用下列三个词语,补全上联。
文海 徜徉 赏心悦目
上联:
下联:漫步诗苑含英咀华发布:2024/12/26 19:30:1组卷:23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记者张明的身份对高艳能同学进行采访。
要求:①设计一个有采访价值的问题即可;②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
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第一中学学生高艳能是一个单腿残疾人。他拒绝照顾,毅然参加了今年的中考体育测试,借助双拐,用单腿跑完1000米,完成了测试,被誉为“奔跑少年”。
(央视新闻频道)发布:2024/12/26 22:0:1组卷:36引用:5难度:0.7 -
3.假设你是本次“经典永流传”主题诗歌朗诵会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
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3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