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3月)
发布:2024/11/5 22: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2.如图为不同条件下浒苔的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9引用:4难度:0.6 -
3.如图是某雌性动物体(2n=6)正常细胞分裂的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6难度:0.7 -
4.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7
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1.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某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拟对某地严重污染的水体中细菌种类、大肠杆菌数目进行调查,实验及流程如下:
实验一: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数目;
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
实验二: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配制培养基→灭菌→扩大培养→划线分离和培养→菌种保存。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通过
(2)实验二中,“划线分离和培养”前应对样品进行
(3)实验一和实验二中均用到固体培养基,配制培养基过程中,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以维持培养基的组卷:8引用:1难度:0.7
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12.为了提高马铃薯对真菌病害的抗性,某科研小组进行了马铃薯转基因抗病育种的初步研究,其过程如下所示,请将其完善:
(1)从生防木霉菌株中提取总RNA以及通过
(2)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Chi(抗菌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与PMDTM18-T载体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获得重组质粒PMDTM18-T-Chi。
(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如图所示):将重组质粒PMDTM18-T-Chi和p33ECR质粒用
(3)p33ECR-Chi工程菌的获得:将p33ECR-Chi质粒转化至农杆菌菌株中,在含
(4)转基因植株的获得: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Chi基因转化到马铃薯栽培品种试管马铃薯的块茎中。试管马铃薯的块茎是马铃薯遗传转化的理想外植体,分析其具有的优点是
(5)对马铃薯进行抗菌检测:从分子水平上可采用组卷:8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