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南鲁学校九年级(上)开学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7/23 8:0:8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
1.2023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陈冬、刘洋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这表明他们享有( )
组卷:56引用:6难度:0.5 -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你认为下面哪些是宪法规定的内容(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组卷:2引用:1难度:0.8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①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组卷:25引用:5难度:0.8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它结束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无法可依的局面。该法的施行有利于( )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
②强化公民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义务
③推动医药卫生改革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④彰显民主真实性,维护公民最基本、最重要权利组卷:5引用:2难度:0.7 -
5.在“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以网为媒,问计于民”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互联网为“十四五”规划建言超过101.8万条。这说明( )
①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政府向以网络为中心的工作方式转变
③公民行使建议权的渠道不断拓宽
④公民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组卷:64引用:14难度:0.8 -
6.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表中情境内容与公民权利或义务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情境内容 公民权利或义务 ① 在长城上刻字,被派出所立案传唤调查 遵守宪法和法律义务 ② 参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通信自由、通信秘密 ③ 我国实施的助学公益项目资助女童读书 受教育权 ④ 主动申报个人所得税 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 组卷:26引用:5难度:0.7 -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入学资格被顶替权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请求恢复其入学资格。这一规定有利于( )
组卷:58引用:8难度:0.7 -
8.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第九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下列适宜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政治生活的是( )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监督权
③公民积极参与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组卷:18引用:4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23.解析精彩答卷增强制度自信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国绘就了一幅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庭院经济】
青岛某区积极倡导群众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把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增收园”,打造有经济特色的“美丽庭院”。某村挖掘当地民间传统文化,带火村内农家宴。村内日雇佣员工150人,人均日工资110元。300多个小小庭院,每年生产特色葡萄6万多斤,为村民增收60多万元,鼓足钱袋子,幸福一家子”。相关链接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经典案例】
为农耕耘的初心未曾改变,农业农村的图景已然不同。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是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经典案例之一。袁家村以支部为核心,村干部义务服务,树立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村民当家作主,构建了自我治理的发展模式。经过多年发展,表家村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真正构建起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2)结合材料,概括袁家村实现村集体与农户个体均衡发展的经验。组卷:1引用:2难度:0.1 -
24.以案明理 弘扬法治精神
个案公正涵养着法治中国的根基,擦亮了社会文明的镜子,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生活经验】
某校八年级(3)班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公平正义”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餐厅、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这是公平的。 “3•15”晚会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和商家,这是合乎正义的。
观点1:
观点2:
【以案明理】项目 案例资料 案例介绍 吴某下载某电商购物App并使用个人手机号注册了账号。该电商购物平台经营者、某付费通公司在未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披露了吴某个人敏感信息,某银行亦因此非法获得了吴某的敏感个人信息。吴某自觉权利受损,遂决定注销之前在该电商平台开通的“某钱包”。 判决结果 辖区互联网法院判决认为,某电商购物平台经营者、某付费通公司对吴某个人信息的处理行为缺乏合法性基础,法院认定二者的信息处理行为侵害了吴某的个人信息权益。故判令两被告向吴某进行书面道歉并赔偿相应合理维权支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一)取得个人的同意第十四条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发生变更的。 组卷:5引用:2难度:0.1